引言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儿童的形象。他们或乖巧可爱,或顽皮捣蛋,或天真无邪,或聪明伶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唐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笔下的儿童形象尤为突出,他便是诗鬼李贺。
李贺笔下的儿童形象
李贺笔下的儿童形象,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乖巧可爱
李贺笔下的儿童,大都乖巧可爱,惹人喜爱。如《小儿诗》中的小儿,“矮厮摸床上,学语学步行”。他刚刚学会了说话走路,正蹒跚着在床上学步,多么可爱。又如《将进酒》中的小儿,“将进酒,杯莫停”,他拿着酒杯,一会儿饮酒,一会儿跳舞,活泼可爱,令人忍俊不禁。
2. 顽皮捣蛋
李贺笔下的儿童,也常常顽皮捣蛋,令人啼笑皆非。如《南园十三首》中的小儿,“手把芙蓉花,拍出鱼儿死”。这个小儿,拿着芙蓉花,在拍鱼儿玩,鱼儿被拍得死了,他却开心地笑了。又如《摧锋诗》中的小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个小儿,为了给妃子送荔枝,竟骑马长途跋涉,不顾一切,令人忍俊不禁。
3. 天真无邪
李贺笔下的儿童,还常常天真无邪,让人感觉非常纯真。如《春夜》中的小儿,“不知春宵苦,正要弄轻舟”。这个小儿,不知道春夜的寒冷,还在那里玩耍。又如《长歌行》中的小儿,“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个小儿,看到客人来了,也不认识,只是笑嘻嘻地问客人从哪里来。
李贺笔下的儿童,就是这样一群可爱、顽皮、天真的儿童。他们给李贺的诗歌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乐趣,也让读者们看到了儿童世界的精彩。
李贺对儿童的喜爱
李贺对儿童是喜爱的,这一点从他的诗歌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他笔下的儿童,总是那么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儿童。李贺对儿童的喜爱,还表现在他对儿童的同情和理解上。在《苦昼短》一诗中,李贺写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中的儿童,虽然与客人不认识,但他还是微笑着询问客人从哪里来。这体现了李贺对儿童的同情和理解。
李贺的诗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生动传神的儿童形象。这些儿童形象,不仅给李贺的诗歌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乐趣,也让读者们看到了儿童世界的精彩。李贺对儿童的喜爱,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李贺一样,热爱儿童,关心儿童,为儿童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结语
李贺笔下的儿童形象,是唐代诗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儿童形象,不仅给李贺的诗歌增添了无穷的活力和乐趣,也让读者们看到了儿童世界的精彩。李贺对儿童的喜爱,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李贺一样,热爱儿童,关心儿童,为儿童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46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