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声自古以来是人们在夜晚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在古代的文学中,却成为了另类的音乐。大量优秀的古诗中都流露出了对鼾声的理解和赞美,可以说鼾声已经被当成了一种乐器来利用。本文将探究一些著名的鼾声诗句,带您走进古人的趣味探索之旅。
《庐山谣》是唐朝的大儒陈师道创作的一首长诗,以此描述周围的美景和生活场景。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坐向虚窗,听万竿风雨鼾声。”看起来这个表述比较平凡,但是却抓住了人们晚上去庐山旅行的主题。整首诗的重点是描绘了壮观的景致,但是这句诗却让读者倍感亲切和惬意。
在明代诗人赵希仁的作品中,有这样一句,“呼儿一跃,鼾声如雷九重之上。”可以看出,赵希仁认为男孩在床上呼噜声很大,这个声音让他产生想象,仿佛有雷声在耳边轰鸣。这种表达方式的新颖性实则创造了一个风格。它是对鼾声能够模拟自然现象的探索和尝试。
唐代苏源明的“鼾声摇万机”、“犹似蚕嗳含细丝”、南宋张栻的“听雨眠鸣石、闻風鼾露草”都是对鼾声的高度评价和鬼斧神工似的描写。唐代沉佺期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懒坐起来找扇子,问是什么吵响,袭人也不言,说是男人打鼾。”这种就当时观念下的平淡自然地存在着鼾声,同时也流露出了另一种善意的态度。而现当代的著名诗人顾城没有放弃这个题材,在他的《床前明月光》中,也有了以下的描述:
深夜细听沉睡的人:
轻微而响亮的呼吸声,
像清新的泉水缓缓地流过,
四散开来的声波,
浸润着整个宁静的屋子。
这样一来,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鼾声被赞美和欣赏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它传递出的信息和自然音乐的效果都是相似的。同时,在鼾声后面,还是可能存在着平静、舒适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尝试去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它,并在如此声音中发掘生活的美好,去借鉴自然的美妙之处。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5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8im
2023-06-19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4-01-17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3-10-0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