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在山的那边:诗词教学设计

作者:im 时间:2024年04月25日 阅读:59 评论:0

   一、教学目标

在山的那边:诗词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

   了解诗歌《在山的那边》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赏析诗歌中的优美意象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诗歌赏析的方法赏析诗歌《在山的那边》。

   能够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

   能够结合诗歌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诗歌中的优美意象和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

   如何结合诗歌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首轻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大自然的怀抱中。

  2. 教师朗诵诗歌《在山的那边》的第一节,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 教师提问:

   你们觉得诗歌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诗人为什么要用“在山的那边”作为诗歌的题目?

  (二)分析诗歌

  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诗,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师提问:

   诗歌分为几个部分?

   各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哪些画面?

   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绘这些画面?

  3.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的优美意象,如“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清泉流淌”、“白云飘浮”。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思考。

  (三)发表感想

  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诗歌中的哪些意象最吸引你?

   你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鸣?

   诗歌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四)拓展延伸

  1. 教师带领学生查找有关诗歌《在山的那边》的资料,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诗歌赏析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可以模仿诗歌《在山的那边》的风格,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五、教学评价

  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2. 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

   写一篇诗歌赏析,赏析诗歌《在山的那边》。

   创作一首诗歌,模仿诗歌《在山的那边》的风格。

   写一篇感想,写出你对诗歌《在山的那边》的感想和体会。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015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