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云压城城欲摧:诗词中的壮美与婉转

作者:im 时间:2024年09月05日 阅读:214 评论:12

   1. 云压城城欲摧

云压城城欲摧:诗词中的壮美与婉转

  唐代诗人李贺创作了著名的诗歌《南园十三首》,其中一首描绘了云雾笼罩城市的壮丽景象,诗曰:

  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 壮美与婉转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乌云压城、甲光闪烁、金戈铁马的壮烈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但诗的五、六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画风突变,描述了易水河畔旌旗半卷、霜雪交加、鼓声沉寂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壮。

   3. 艺术表现手法

  李贺在诗中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

   比喻:诗的第一句"云压城城欲摧",将乌云比作压城的巨兽,形象生动。

   对比:诗的五、六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将易水河畔的凄凉景象与开头两句描绘的战争壮景形成对比,反差强烈。

   渲染:诗中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来渲染气氛,如"云压城城欲摧"中"压"、"摧"两个动词,营造出一种压迫感;"甲光向日金鳞开"中"金鳞"、"开"两个字,勾勒出甲胄在阳光下的闪耀,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

   4. 意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壮美而悲壮的战争画面。诗人不仅讴歌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被誉为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首著名的战争诗。

   5. 影响与评价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许多诗人借鉴和模仿。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云散月明,风轻露冷,天高水阔,山容海色,本是寻常。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的这一段描写明显借鉴了李贺《南园十三首》的意境。

  这首诗也被后人评论家高度评价。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这首诗列为"唐诗之冠"。清代学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此诗奇绝,唐人中无与伦比。"这些评价都说明了这首诗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072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