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浪淘沙:词牌简介
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浪头沙、七夕歌。双调四十三字,上下阕各四句,两仄韵。因有“/浪淘沙里柳花飞”句,故名。所咏多为爱情生活。
2. 浪淘沙:词牌历史
浪淘沙起源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宋代。最早见于《花间集》,有温庭筠、李煜等人的作品。北宋柳永、周邦彦、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词人均有填词。南宋姜夔、吴文英等词人也有填词。
3. 浪淘沙:经典名篇赏析
3.1 柳永《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写出了词人旅居外地的思乡愁绪。上阕写词人在旅途中,听到帘外雨声,春意阑珊,不禁想起远方的故乡。下阕写词人独自凭栏远眺,看到江山依旧,但物是人非,不禁感叹别时容易见时难。
3.2 周邦彦《浪淘沙令·接叶翠阴浓》
接叶翠阴浓,应不受暑。轩窗不纳半帘风,夜悄无蛙鼓。一榻梦魂中。酒醒人散后,歌传粉署,独抱浓愁无好梦,赢得灯花落尽,月又西东。
这首词写出了词人在旅途中,思念远方故人的心情。上阕写词人在旅途中,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想到远方的故人,不禁思念起来。下阕写词人在旅途中,夜不能寐,独抱浓愁无好梦。
3.3 苏轼《浪淘沙·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首词写出了词人在中秋之夜,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上阕写词人在中秋之夜,面对明月,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下阕写词人希望乘风归去,与亲人团聚,但又担心琼楼玉宇太高,会不胜寒。
4. 浪淘沙:对后世的影响
浪淘沙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末元初,浪淘沙成为元曲中常用的曲牌。明清时期,浪淘沙也广为流行,袁枚、纳兰性德等词人均有填词。现代诗人中,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也曾填词浪淘沙。
5. 浪淘沙:艺术特色
浪淘沙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
- 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肺腑。
- 意境优美如画,令人神往。
- 音律和谐优美,朗朗上口。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60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6im
2025-04-17im
2023-05-26im
2023-05-26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5-31im
2023-06-23im
2024-02-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