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词简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作于辛弃疾知江西时,他登高望远,面对赣江的壮丽景色,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词。
2. 诗词文本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 诗词赏析
3.1 郁孤台下清江水
郁孤台是江西南昌的一座名台,因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闻名。清江水指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
词人登临郁孤台,放眼望去,但见清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江面上,帆樯林立,商船往来,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然而,词人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却并不感到欢愉,反而感到了深深的忧伤。因为他知道,这清江水中间,不知流淌着多少行人泪。
这些行人,有的可能是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走他乡;有的可能是为了学业,离家求学,四处奔波;也有的可能是为了仕途,宦海浮沉,历尽辛酸。
词人想到了这些行人的辛酸与苦楚,他的心便沉重了起来。
3.2 西北望长安
词人站在郁孤台顶,极目远眺,只见西北方向,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遮掩住了长安。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词人站在江边,遥望长安,思绪万千。
他想到盛唐之时,国家强盛,百姓富足,长安城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华景象。
然而,如今的长安,却已经不复盛唐时的辉煌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日渐衰微,长安城也变得破败不堪。
词人想到这些,不禁为国家的衰落而感到悲痛。
3.3 青山遮不住
词人站在郁孤台顶,极目远眺,只见青山连绵起伏,遮掩住了长安。
然而,词人知道,青山虽然可以遮住长安,却遮不住东流的江水。
江水,是时间的象征。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流淌着。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见证了人世的沧桑。
青山,虽然巍峨壮丽,但它终究是静止的。它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词人想到这些,不禁感慨万千。他意识到,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生活,不要让生命白白流逝。
3.4 江晚正愁余
词人站在郁孤台顶,极目远眺,只见江晚夕阳西下,余晖映照着江面,一片金碧辉煌。
然而,词人却没有心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他正为国家的衰落而感到愁苦。
词人想到,自安史之乱以来,唐朝的国力日渐衰微,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现在,国家虽然统一了,但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词人身为朝廷命官,深知国家面临的困难。他忧心忡忡,不知该如何才能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想到这些,词人不禁长叹一声:“江晚正愁余。”
3.5 山深闻鹧鸪
词人站在郁孤台顶,极目远眺,只见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山林中,传来阵阵鹧鸪的鸣叫声。
鹧鸪的鸣叫声,凄厉而悲切,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疾苦。
词人听到鹧鸪的鸣叫声,不禁心生悲凉。他想到了那些流落在外的行人,想到了那些在战乱中妻离子散的百姓,想到了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的灾民。
词人想到这些,不禁泪流满面。他为这些不幸的人们而感到痛心疾首。
词人知道,自己无法拯救天下苍生,但他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想到这些,词人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要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65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