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璜:词坛“四大家”之一,清末民国最具影响力的词人之一

作者:im 时间:2024年09月26日 阅读:83 评论:0

  1. 李璜其人

李璜:词坛“四大家”之一,清末民国最具影响力的词人之一

  李璜(1867年8月17日-1934年8月19日),字申耆,号觉迷道人,别号铁鸡,广东番禺人,清末民国最具影响力的词人之一。

  2. 李璜的词作风格

  李璜的词作风格以清丽婉约著称,兼具豪放雄健之风。他的词意境清幽,用语精炼,善于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词作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李璜的词作题材广泛,既有咏史怀古、伤春悲秋之作,又有写景抒情、咏物言志之作,还有寄托情思、抒发抱负之作。

  3. 李璜的代表作

  李璜的代表作有《念奴娇·过洞庭》、《水龙吟·登岳阳楼》、《浪淘沙·九日》等。这些词作都表现出李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4. 李璜的词学成就

  李璜是清末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与同时代的朱祖谋、况周颐、张大千合称“词坛四大家”。李璜的词作在近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倡导的“清真”词风对后世词人产生了积极的启示。

  5. 李璜的生平经历

  李璜出生于广东番禺一个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后弃科举习词章,成为岭南词坛领袖。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璜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回国后,李璜曾任教于广东高等学堂、两广高等学堂等校。民国初年,李璜出任广东军政府参议,后历任广东省议会议长、两广盐运使等职。1925年,李璜当选为广东大学校长。1927年,李璜辞去广东大学校长职务,移居上海,专心从事诗词创作。1934年,李璜在上海病逝,享年67岁。

  6. 李璜的思想与文化贡献

  李璜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也是一位热心公益、关心时局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岭南地区和我国近代诗词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璜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词学理论也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李璜的词学理论

  李璜的词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词作评论和词学著作中。李璜认为,词是一种“诗余”,“诗之变种”,但词与诗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李璜认为,词比诗“更近于音乐”,具有“优美、委婉、和谐”的特点。李璜还认为,词应以“兴”为主,“比”和“赋”为辅,反对“以辞害意”和“以意害辞”的创作倾向。李璜的词学理论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当代戏剧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93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