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古时赠别诗的代表人物:高适

作者:im 时间:2024年09月28日 阅读:80 评论:2

  一、高适简介

古时赠别诗的代表人物:高适

  高适(699—765),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幽州蓟县(今河北蓟县)人。出生于开元七年(699年),死于乾元二年(765年),享年六十七岁。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二十四年(736年)被选为左骁卫郎将,二十八年以卫尉少卿随李光弼出征安史之乱。他跟随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乱,官至右散骑常侍,封渤海郡王。高适与岑参、王昌龄、李颀并称唐代边塞四诗人,与杜甫号称“高杜”。

  二、赠别诗的特点

  高适的赠别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情意真挚,感人肺腑

  高适的赠别诗,大多是写给亲友、战友的。这些诗感情真挚,感人肺腑。他通过对离别的描写,抒发自己对亲友、战友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感伤。

  2. 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高适的赠别诗,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离别的气氛,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的诗中,常常出现辽阔的草原、壮丽的山河、苍茫的暮色等意境。这些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3. 语言朴实,风格清新

  高适的赠别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他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将离别的场景、气氛和感情真切地表现出來。他的诗中,沒有华丽的辞藻,也沒有复杂的修辞手法,但卻有一种质朴的美。

  三、高适赠别诗的代表作

  高适的赠别诗,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塞下曲》和《别董大》。

  《塞下曲》是高适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给一位战友的赠别诗。诗中,高适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战友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感伤。

  别董大》是高适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写给另一位战友的赠别诗。诗中,高适通过对董大的赞美,来抒发自己对董大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感伤。

  四、高适赠别诗的意义

  高适的赠别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赠别诗,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传统,而且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的赠别诗对后世的赠别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赠别诗的典范”。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01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