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笔下春望图:万家杨柳,映照暮春时节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08日 阅读:64 评论:1

  1. 绪论

诗圣杜甫笔下春望图:万家杨柳,映照暮春时节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诗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春望》则是他流传最广、最负盛名的诗篇之一。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流寓成都,目睹时局动荡,国家离乱,人民涂炭,心中充满忧愤之情。然而,在诗中,他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早春的图画,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眷恋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诗词赏析

  (1)暮春景物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起首四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调,勾勒出暮春时节的景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葱茏,但诗人却无心欣赏这如画美景。他的心绪被时局的动荡和乱离所牵绊,一想到时局的混乱,花草树木似乎都在为之流泪,听到一声鸟鸣,诗人的心都会为之震颤。而接连不断的烽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从家人寄来的信中,得知他们也饱受战火的煎熬。杜甫感到自己已经老了,满头的白发越发稀疏,似乎连簪子都难以为继。

  (2)乡思浓浓情:

  “春望不见乡,国破不知家。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诗人望眼欲穿,却不见家乡何在;国土破碎,不知家园是否还存在。他不知道归程在哪里,漫漫征途上,一个接一个的长亭就是他唯一的安慰。

  (3)感怀身世叹: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日月不暂停,寒暑相催迫。”

  纵目远眺,视野中,山峦绵延,隐没于平坦的原野尽头;江水奔流入广袤苍茫的大荒之中。天地广阔无垠,时空流转不息。日月轮转,昼夜交替;寒暑更迭,四季轮回,这一切都让人徒呼奈何。

  (4)托景寄深情: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时安得及!”

  诗人最后发出感慨:“何时才能看到那希望的曙光,此时此刻,这一切来得太晚了!”

  3. 总结

  杜甫的《春望》,是一首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的诗篇。诗人以悲凉凄婉的笔调,描绘了乱世中的暮春景象,抒发了对国家、对家乡、对家人和对自己的深深忧虑和思念之情。诗中所展现的诗人宽广开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敬仰。

标签: 当代戏剧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46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