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九龄创作的,全诗只有四句,却将月下思人的情感描写得细腻而深沉。诗的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了海上明月升起,天各一方的人们共享此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空旷辽远、思念深切的气氛。
诗的第三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写出了情人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整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诗的第四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写出了情人因思念远方的人而难以入眠,即使灭了蜡烛,月光依然满室,披衣起床时,发现衣襟上沾满了露水。
全诗通过对海上明月、情人思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世广泛传颂。
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历史背景
《望月怀远》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当时,张九龄因受到奸臣李林甫的排挤,被贬谪为荆州长史。在荆州期间,张九龄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远在长安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当时,唐玄宗正在长安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楼阁。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他认为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行为。他多次上书劝谏唐玄宗,但唐玄宗却听不进去。最终,张九龄被贬谪出京。
在荆州期间,张九龄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继续关心国家大事。他经常写诗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情。《望月怀远》就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艺术特色
《望月怀远》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中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海上明月、情人思念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世广泛传颂。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如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就将海上明月比喻成情人思念的远方亲人,将天涯此时比喻成思念的远方亲人此时此刻。通过这种比喻,诗人将情人思念的远方亲人与海上明月联系起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人还善于使用对仗,使诗歌的语言更加优美。如诗中“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一句,就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诗歌的语言更加优美。
总之,《望月怀远》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人通过对海上明月、情人思念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被后世广泛传颂。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68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5-11-04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