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歌颂爱的颂歌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28日 阅读:75 评论:2

  1. 流传千古的绝美名曲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歌颂爱的颂歌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千古传唱的名句,出自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凤栖梧·恨极在天涯》一词。这首词以其婉约清丽的词风、缠绵悱恻的感情和如泣如诉的旋律,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词牌的独特形式

  《凤栖梧》是宋代流行的词牌名,又名《凤凰台》、《凤求凰》等,共60字,五仄韵,双调。全词分三叠,上下两叠各四句,中间一叠五句。词牌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此类词曲的艺术风格,一般较为舒缓、委婉、缠绵,适合于抒发细腻的情感。

  3. 词中寄托的情感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是柳永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他将爱情比作天上的仙曲,认为只有在天上才能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这样的比喻,既形象生动,又饱含深情

  4. 作者的创作背景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但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不得不靠卖唱为生。在漂泊的生涯中,柳永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对爱情也有着深深的理解。

  5. 其他词作中的相似情感

  柳永的《凤栖梧·恨极在天涯》并非孤例,在其他宋词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情感表达。例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就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6.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的文学价值

  柳永的《凤栖梧·恨极在天涯》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其语言清丽,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首词不仅在宋代广为传唱,在后世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7.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的艺术影响

  《凤栖梧·恨极在天涯》的艺术成就,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许多诗人词人,都曾效仿柳永的风格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等,都受到《凤栖梧·恨极在天涯》的影响。

  8. 《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的现代价值

  《凤栖梧·恨极在天涯》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词不仅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音乐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歌词演唱,还可以作为器乐演奏。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327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