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率土归心之缘起

1. 《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篇《采薇》中的一句名言“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2. 《诗经·大雅·卷阿》中的名篇《卷阿》中的一句名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的名篇《齐桓公称霸》中的一句名言“齐桓公曰:‘孤虽不肖,必以社稷稷为重。’”
二、率土归心之含义
1. “率土归心”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统治者深得民心,四海九州皆归附于他的统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率土”是形容范围之广,是指全国各地的全部领土;“归心”是指百姓们的向往和依恋,“心”是用来形容百姓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率土归心”的含义就是全国各地的人民都心向往之,都愿意归顺和拥戴。
2. “率土归心”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镩基,不如待时。”“时”即指时机。孟子认为,统治者想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有智慧和能力,还需要抓住时机。当时机成熟时,即使是那些智慧和能力不足的统治者,也能取得成功。
3. “率土归心”这一成语在历史上被广泛地使用,用来形容那些深得民心,统治天下太平盛世的统治者。例如,汉武帝在位期间,开疆拓土,威震四方,四夷宾服,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被誉为“率土归心”。
三、率土归心之典故
1.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鸿门宴上劝刘邦归顺自己,说:“沛公不早降下,孤待烹!”刘邦回答说:“臣事大王,三年涉险,岂敢反乎?”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常苦秦,秦灭之后,即安据关中,坐而观天下争斗,待秦与诸侯俱罢,袭其敝,取其地,是乘人之危也。今沛公亦乘秦与楚战,事项王而不降,沛公之罪,当死。”刘邦辩解说:“臣愿大王分封天下,项王即为帝,臣奉诏守关中,秦地可全。此臣之计策,安有背叛之意乎?”项羽说:“鸿门宴上,沛公不早降下,孤待烹!”刘邦说:“臣事大王,三年涉险,岂敢反乎?”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常苦秦,秦灭之后,即安据关中,坐而观天下争斗,待秦与诸侯俱罢,袭其敝,取其地,是乘人之危也。今沛公亦乘秦与楚战,事项王而不降,沛公之罪,当死。”刘邦辩解说:“臣愿大王分封天下,项王即为帝,臣奉诏守关中,秦地可全。此臣之计策,安有背叛之意乎?”项羽说:“沛公
四、率土归心之影响
1. “率土归心”这一成语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激发了许多统治者励精图治,为民造福,另一方面也让人民群众对统治者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2. “率土归心”这一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着我们,统治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只有当人民群众心向往之,统治者才能真正地稳固自己的统治。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380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5-11-0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6-20im
2023-06-03im
2025-11-01im
2023-05-29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3-06-14im
2023-06-19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