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枯字怎么查字典,从字形到字义的全面解析

作者:im 时间:2025年01月16日 阅读:70 评论:0

在现代汉语中,“枯”字是一个常用字,常用于形容植物失去水分、干瘪的状态,或者比喻事物失去活力、衰败,对于初学者或对汉字结构不熟悉的人来说,如何查字典找到“枯”字的解释可能是一个挑战,本文将从字形、拼音、部首、笔画等多个角度,详细解析“枯”字的查字典方法,并探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从字形入手:认识“枯”字的结构

枯字怎么查字典,从字形到字义的全面解析

“枯”字由“木”和“古”两部分组成,属于形声字。“木”是形旁,表示与植物相关;“古”是声旁,提示读音,这种结构在汉字中非常常见,形旁通常表示字的意义范畴,而声旁则提示字的发音

1、形旁“木”:表示与树木、植物相关的事物。“松”“柏”“林”等字都与树木有关。

2、声旁“古”:提示“枯”字的读音与“古”相近,现代汉语中,“枯”读作“kū”,与“古”(gǔ)在声母和韵母上有所不同,但声旁的作用在于提示发音的相似性。

通过分析“枯”字的结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它的意义与植物相关,同时也能推测其读音。

二、查字典的基本方法

要查“枯”字,首先需要了解字典的编排方式,现代汉语字典通常按照拼音、部首和笔画数进行编排,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查字典方法:

1、拼音查字法:如果知道“枯”字的拼音“kū”,可以直接在字典的拼音索引中找到“kū”对应的页码,然后查找“枯”字。

2、部首查字法:如果不确定“枯”字的拼音,可以通过部首查字法,首先确定“枯”字的部首是“木”,然后在字典的部首索引中找到“木”部,再根据“枯”字的笔画数(10画)找到对应的字。

3、笔画查字法:如果既不知道拼音,也不确定部首,可以通过笔画查字法,首先数出“枯”字的总笔画数(10画),然后在字典的笔画索引中找到10画的字,逐一查找“枯”字。

三、详细解析“枯”字的查字典步骤

以下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详细说明如何通过部首查字法查找“枯”字:

1、确定部首:首先观察“枯”字的结构,发现“木”是形旁,枯”字的部首是“木”。

2、查找部首索引:在字典的部首索引中找到“木”部,部首索引会按照笔画数排列,“木”部有4画,因此可以在4画的部首中找到“木”。

3、确定部首下的笔画数:在“木”部中,找到“枯”字的剩余部分“古”的笔画数。“古”有5画,枯”字的总笔画数为4(木)+5(古)=9画,需要注意的是,“枯”字的总笔画数实际上是10画,因为“木”部的最后一笔与“古”部的第一笔相连,形成了一笔。

4、查找对应页码:在“木”部9画的字中,找到“枯”字对应的页码,然后翻到该页查看详细解释。

四、“枯”字的字义解析

通过查字典,我们可以找到“枯”字的详细解释,以下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枯”字的主要释义:

1、植物失去水分而干瘪:“枯草”“枯树”。

2、比喻事物失去活力或衰败:“枯竭”“枯寂”。

3、形容颜色暗淡无光:“枯黄”。

4、形容声音沙哑:“枯哑”。

“枯”字的意义丰富,既可以形容具体的自然现象,也可以用于抽象的情感表达,在文学作品中,“枯”字常被用来描绘萧瑟的秋景或表达内心的孤寂。

五、“枯”字的文化内涵

“枯”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道家思想中,“枯”与“荣”相对,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庄子·逍遥游》中有“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的描述,表现了自然界中“枯”与“荣”的辩证关系。

在诗词中,“枯”字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通过“落木”的意象,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短暂。

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查字典找到“枯”字的解释,还深入了解了“枯”字的结构、意义和文化内涵,查字典不仅是学习汉字的基本技能,也是理解汉字背后文化意义的重要途径,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枯”字的查字典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一常用字。

“枯”字虽然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意义和文化内涵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通过查字典,我们不仅能找到字的解释,还能感受到汉字的美妙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汉字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运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468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