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念奴娇昆仑多少字

作者:im 时间:2025年02月07日 阅读:543 评论:0

《念奴娇·昆仑》:一首词中的壮丽山河与家国情怀

念奴娇昆仑多少字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共100字,却以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描绘了昆仑山的雄伟壮丽,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词不仅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本文将从词的内容、艺术特色、历史背景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深入探讨《念奴娇·昆仑》的独特魅力。

《念奴娇·昆仑》全词如下: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词以昆仑山为意象,开篇即以“横空出世,莽昆仑”描绘了昆仑山的雄伟气势,昆仑山横亘于天地之间,仿佛从远古走来,见证了人间的沧桑变迁。“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昆仑山的冰雪之景,仿佛无数玉龙飞舞,将天地间搅得寒气逼人,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展现了昆仑山的壮丽,也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质。

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词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一句,既描绘了昆仑山冰雪消融后江河泛滥的景象,又暗含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写法,使得词作既有壮丽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历史背景与创作动机

《念奴娇·昆仑》创作于1935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当时,红军刚刚翻越了岷山,即将进入陕北根据地,长征的艰难历程,使毛泽东对中国的山川地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思考。

昆仑山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屏障,也是文化上的精神寄托,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亲眼目睹了昆仑山的雄伟壮丽,这激发了他对昆仑山的独特情感,他通过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昆仑山的赞美,也抒发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在词中,毛泽东提出了“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的设想,这一设想看似荒诞,实则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毛泽东希望通过改造自然,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共荣,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他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也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三、思想内涵与时代意义

《念奴娇·昆仑》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词,更是一首充满思想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昆仑山的描绘,表达了毛泽东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词中“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一句,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昆仑山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毛泽东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通过对历史的总结,找到一条通向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词中“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的设想,体现了毛泽东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他希望通过改造自然,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共荣,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他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也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词中“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一句,表达了毛泽东对世界大同的理想,他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共同分享和平与繁荣,实现真正的太平世界,这种思想不仅具有时代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以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描绘了昆仑山的雄伟壮丽,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家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在今天,我们重读《念奴娇·昆仑》,不仅能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思想的力量,这首词不仅是对昆仑山的赞美,更是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国情怀和世界和平的理想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念奴娇·昆仑》是一首充满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诗词,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家国命运和世界和平的新视角,这首词不仅是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瑰宝,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877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