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石万壑雷"怎么念?——李白《蜀道难》中的音韵与意境探析

文章正文:
"转石万壑雷"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的名句,描绘了蜀道艰险、山石滚落、万壑雷鸣的震撼景象,这句诗的正确读音和深层含义,却常常引发读者的疑问,本文将从音韵、意象、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解读"转石万壑雷"的念法及其艺术魅力。
我们需要明确这句诗的读音,在普通话中,"转石万壑雷"的拼音为:
zhuǎn shí wàn hè léi
"转" 读作zhuǎn(第三声),意为"滚动、转动",而非"zhuàn"(第四声,如"旋转")。
"壑" 读作hè(第四声),指深谷、山涧。
"雷" 读作léi(第二声),形容声音如雷鸣般震撼。
整句诗的意思是:滚动的山石在万千深谷中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转石万壑雷"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全诗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古代蜀道(今四川一带)的险峻,原句为: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飞溅的急流和瀑布互相冲击,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砯崖转石万壑雷":山崖上的巨石被水流冲击而滚动,在无数山谷中发出雷鸣般的巨响。
李白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蜀道的惊险与自然的磅礴力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
1、夸张与想象
李白擅长运用夸张手法,"万壑雷"并非实指雷声,而是形容山石滚落时在深谷中回荡的巨响,如同千万道雷霆同时炸响,这种夸张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震撼力。
2、动态的画面感
"转石"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石滚动的场景,而"万壑雷"则让声音在空间上无限延伸,形成视听结合的立体画面。
3、音韵的节奏感
这句诗在音律上铿锵有力,"转石"(zhuǎn shí)短促有力,"万壑雷"(wàn hè léi)则气势恢宏,读起来如同山石滚落、雷声轰鸣,极具节奏感。
1、多音字的影响
"转"字有zhuǎn(转动)和zhuàn(旋转)两个读音,部分读者可能会误读为第四声。
"壑"字较为生僻,容易误读为"huò"或"hē"。
2、对古诗意境的误解
有些读者可能未能理解"转石"的动态意象,误以为"转"是静态的"旋转",因而读错音调。
3、方言或古音的影响
在古代汉语或某些方言中,"转"字的读音可能与现代普通话不同,导致部分读者混淆。
1、结合上下文理解
单独看"转石万壑雷"可能难以把握其意境,但结合前句"砯崖转石"(山崖被水冲击,石头滚动),就能更清晰地感受到李白描绘的自然威力。
2、朗读体验音韵之美
在朗读时,可以尝试放慢语速,强调"转石"的短促和"万壑雷"的绵长,体会李白诗歌的音律节奏。
3、想象画面,感受气势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巅,目睹巨石滚落深谷,轰鸣声在山间回荡,如雷霆万钧,便能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诗的壮美。
李白的诗歌中,类似的壮阔意象并不少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这些诗句都运用了夸张、动态描写和宏大的自然意象,展现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转石万壑雷"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壮丽画卷,它的正确读音是zhuǎn shí wàn hè léi,读错一个字,可能就会影响整句诗的意境,通过深入理解这句诗的音韵、意象和文化背景,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朗读它,还能更好地感受李白诗歌的雄奇与浪漫。
下次再读《蜀道难》时,不妨放声朗诵,让"转石万壑雷"的轰鸣在耳边回荡,体验千年前李白笔下的蜀道奇观!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442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