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飘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8日 阅读:128 评论:0

  

芦花飘诗句传颂千古

芦花飘诗句

  芦花飘,处处闻香飘。这首《芦花飘》,是宋代文学家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它的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句。而在这首词中,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芦花飘飖水茫茫,十里荷花,香气扑鼻”。这两句诗句因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璀璨的印记。

  

一、《芦花飘》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点

  《芦花飘》的作者吴文英,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着名文学家。《芦花飘》被认为是吴文英一生中的杰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绍兴年间。这首词的背景是吴文英创作的小说《牛郎织女传》。他以古人的故事为蓝本,将词牌改为了南方音乐中盛行的《广陵散》,将其从《牛郎织女传》中摘出,单独发表成词。

  《芦花飘》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它将一个人在醉酒时幻觉中所想的场景描述的淋漓尽致。吴文英运用了艺术手法,将青春与爱情深情地融合在一起。整首词节奏鲜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流连忘返。

  

二、芦花飘飖,水茫茫——《芦花飘》中的“芦花”

  在古诗中,芦花是一个常见的词汇,被用来形容山水田园之景。而在《芦花飘》这首词中,吴文英对于“芦花”的描述极为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语言上看,“芦花飘飖”这句诗句,在运用类推手法的同时表现了作者的感情。通过虚化事物,强调直接表述无法讲述的爱情,衍生出夸张的、怡人的效果,提高了词语的美感。此外,“芦花”本身就是一种萌发在水边、迎风舞动的植物,代表着青春蓬勃、生命向上的力量。

  

三、十里荷花,香气扑鼻——《芦花飘》中的“荷花”

  与“芦花”一样,诗歌中也会不时地出现“荷花”这一形象。在《芦花飘》中,“芦花”和“荷花”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了动人的诗意。

  在诗中,“十里荷花”一句将“荷花”形象地引入到了诗歌中,用一种生动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于繁花盛开的景象所带来的美好体验。而“香气扑鼻”则描绘出了荷花清新、芳香的气息,便仿佛将清晨的一丝清凉、一丝甜美吹到我们的身边,增添了荷花的魅力。

  

四、“芦花飘”名句的来源

  在《芦花飘》一词中,“芦花飘”这一句是最为著名的。有一些学者认为,“芦花飘”可能是源于《左传》中的历史典故。

  《左传·僖公十四年》中记载了楚国大将通舍骑在东粤平定反乱之时,发掘芦荡千里而无敌,歌曰:“芦花飘飖水萧萧”。

  而几千年过去了,这句话又在吴文英的笔下变成了“芦花飘”,成为独立存在的一句美好的诗句,它将飘逸、苍凉、虚幻等艺术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文学史上卓有名气,传颂不衰。

  

五、结语

  自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史上,《芦花飘》一词便成为了杰出的代表作品,其突出的形象手法和深刻的爱情主题,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体现在对于“芦花”和“荷花”的描写上,吴文英用生动的词语塑造出了一个优美、闲逸的田园景象。那些美丽的语句,那些如醉如痴的感觉,将我们带进了那个遥远的时空,共同感受着爱情的美妙与自然的魅力。

标签: 芦花 吴文英 荷花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59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