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范成大的古诗艺术,探寻他的经典诗作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阅读:61 评论:0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广泛,既有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本文将介绍范成大的生平背景、诗歌风格,并重点分析他的几首代表作,以展现其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范成大的古诗艺术,探寻他的经典诗作

一、范成大的生平与诗歌风格

范成大出生于南宋初年,历经宋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他早年因家贫而刻苦读书,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曾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并出使金国,在政治上有一定建树,他的诗歌成就更为后世所称道。

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田园诗:他善于描写农村风光和农民生活,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代表作有《四时田园杂兴》。

2、爱国诗:他曾出使金国,目睹北方沦陷区的苦难,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

3、山水诗:他游历多地,对自然景观有独到的观察,诗作中不乏对山川风物的生动刻画。

4、闲适诗:晚年归隐后,他的诗风更加恬淡,充满隐逸之趣。

范成大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却又富有深意,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在南宋诗坛独树一帜。

二、范成大的经典古诗赏析

**1.《四时田园杂兴》(选录)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最著名的田园组诗,共60首,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类,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其中的几首代表作:

**其一(春)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繁忙景象,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孩子们的童真,范成大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生机。

**其二(夏)

> 梅子金黄杏子肥,

> 麦花雪白菜花稀。

>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勾勒出夏季的田园风光,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范成大善于捕捉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乡村之中。

**其三(秋)

> 新筑场泥镜面平,

> 家家打稻趁霜晴。

> 笑歌声里轻雷动,

> 一夜连枷响到明。

这首诗描写了秋收时的热闹场景,农民们趁着晴朗的天气打稻谷,欢笑声与劳作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其四(冬)

> 黄纸蠲租白纸催,

> 皂衣旁午下乡来。

> 长官头脑冬烘甚,

> 乞汝青钱买酒回。

这首诗则揭示了农民在冬季仍要面对官府催租的困境,体现了范成大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使他的田园诗不仅限于风景描写,更具有社会批判意义。

**2.《州桥》

> 州桥南北是天街,

> 父老年年等驾回。

> 忍泪失声询使者:

> “几时真有六军来?”

这首诗是范成大出使金国时所作,描写了北方遗民对南宋朝廷的期盼,诗中“父老年年等驾回”一句,表达了百姓对故国的思念,而“几时真有六军来”则暗含对南宋朝廷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全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范成大的爱国情怀。

**3.《横塘》

> 南浦春来绿一川,

> 石桥朱塔两依然。

> 年年送客横塘路,

> 细雨垂杨系画船。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色,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范成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横塘的风景,并融入了离别的愁绪,使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

**4.《催租行》

> 输租得钞官更催,

> 踉跄里正敲门来。

> 手持文书杂嗔喜:

> “我亦来营醉归耳!”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在缴纳赋税后的无奈,里正(地方小吏)的催逼与农民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范成大以讽刺的笔调揭露了官府的贪婪,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精神。

**5.《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一)

> 寂寞东篱湿露华,

> 依前金靥照泥沙。

> 世情儿女无高韵,

> 只看重阳一日花。

这首诗以菊花为喻,讽刺世人只重表面、不重实质的浮躁心态,范成大借菊花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展现了其诗歌的哲理深度。

三、范成大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范成大的诗歌在南宋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田园诗尤其受到后世推崇,清代文学家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价道:“成大诗才富艳,而归于雅正,不事雕琢,自然高妙。”他的诗歌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的关怀。

范成大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田园诗,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明代诗人高启、清代诗人袁枚等都曾受到他的影响。

四、结语

范成大是南宋诗坛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田园生活的恬淡,也有家国情怀的深沉,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州桥》《横塘》等,至今仍被广泛传诵,通过他的诗作,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南宋社会的风貌,也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范成大的诗歌艺术,正如他的号“石湖居士”一样,既有石的坚韧,又有湖的灵动,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764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