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亭鹤唳讵可闻怎么读?探寻典故背后的历史与哲思

文章正文
“华亭鹤唳讵可闻”是一句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诗句,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叹逝赋》,这句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暗含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故事,这句话究竟怎么读?它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哲理?本文将深入解析其读音、出处、背景及深层含义。
一、“华亭鹤唳讵可闻”的正确读音
我们需要明确这句话的读音:
华亭(huá tíng):指华亭,地名,今上海松江一带,曾是陆机家族的故乡。
鹤唳(hè lì):鹤的鸣叫声,常用来形容悲凉之景。
讵可闻(jù kě wén):讵,古汉语中意为“岂”“怎么”;可闻,能够听到。
整句的拼音为:huá tíng hè lì jù kě wén
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华亭的鹤鸣声,哪里还能听到呢?”
“华亭鹤唳讵可闻”出自陆机的《叹逝赋》,陆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于东吴名门望族,其祖父陆逊、父亲陆抗均为东吴重臣,西晋灭吴后,陆机虽入仕晋朝,却最终因政治斗争被杀。
这句诗背后隐藏着一段悲剧:陆机在临刑前,曾感叹道:“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意思是,自己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华亭,听那里的鹤鸣了,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对故乡的怀念
“华亭鹤唳”象征着陆机的故乡和往昔的安宁生活,他因政治斗争而身陷囹圄,临死前最怀念的竟是家乡的鹤鸣,可见其对故土的深情。
2、人生无常的感慨
陆机出身显赫,才华横溢,却最终难逃政治倾轧的命运,他的悲剧反映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无奈,也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
3、对自由的向往
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与自由,而“鹤唳”则代表自然之声,陆机在生命尽头仍渴望自由,却只能抱憾而终。
由于陆机的悲剧,“华亭鹤唳”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多用来表达:
对往事的追忆(如李白《行路难》:“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对仕途险恶的警醒(如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暗含对陆机命运的感慨)
对人生无常的喟叹(如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五、如何理解“华亭鹤唳讵可闻”的现实意义?
1、珍惜当下
陆机的悲剧提醒我们,人生充满变数,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莫待失去才追悔莫及。
2、警惕权力斗争
陆机因卷入政治斗争而丧命,警示后人:在复杂的环境中,需保持清醒,避免陷入无谓的纷争。
3、坚守本心
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像鹤一样保持高洁,不因外界的压力而迷失自我。
“华亭鹤唳讵可闻”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文人的悲歌,它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如何在纷繁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当我们再次读到这句诗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那穿越千年的鹤鸣,感受那份深沉的哲思与哀愁。
(全文约1200字)
1、陆机《文赋》——了解陆机的文学理论
2、《晋书·陆机传》——深入探究陆机的生平
3、李白《行路难》——感受后世文人对“华亭鹤唳”的化用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华亭鹤唳讵可闻”的读音、背景及深意。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768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