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笮邛的正确读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生僻字,笮”和“邛”,很多人看到这两个字时可能会感到陌生,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发音。“笮邛”到底怎么读?
1、“笮”字的读音
拼音:zuó(第二声)
释义:
- 古代指竹索或绳索,如“笮桥”(用竹索搭建的桥)。
- 也指狭窄的地方,如“笮径”(狭窄的小路)。
- 在古地名中,如“笮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部落)。
2、“邛”字的读音
拼音:qióng(第二声)
释义:
- 古代指山名,如“邛崃山”(位于四川)。
- 也指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部落“邛都”。
- 在《诗经》中,“邛”有时指“忧患”或“疾病”。
“笮邛”合在一起读作“zuó qióng”,它们通常出现在古代历史或地理文献中,尤其是与西南地区相关的记载。
二、笮邛的历史背景
“笮”和“邛”这两个字虽然生僻,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西南地区的民族史和地理志中。
“笮”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其中记载了西南地区的多个部落,如“滇”“夜郎”“邛都”“笮都”等,笮都位于今天的四川西南部,靠近雅砻江流域,是古代西南夷的一支。
笮都人以擅长建造“笮桥”(竹索桥)闻名,这种桥梁在西南山区极为实用,由于当地多峡谷河流,笮都人利用竹索和木板搭建桥梁,方便交通,这种技术后来影响了整个西南地区的桥梁建设。
“邛”则与“邛都”相关,邛都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城邦,位于今天的四川西昌一带,据《华阳国志》记载,邛都曾是古蜀国的一部分,后来被汉朝纳入版图。
邛都人擅长冶铁和农业,是西南地区较早进入农耕文明的部族之一,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南的控制,曾派兵征服邛都,并设立“越巂郡”,邛都成为重要的行政中心。
在古代文献中,“笮”和“邛”常常并称,如《史记》中提到的“邛、笮、昆明”等部落,它们代表了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古代西南民族迁徙、文化交流的重要线索。
三、笮邛在现代的应用
虽然“笮邛”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它们仍然在以下领域有所体现:
邛崃市: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因邛崃山而得名,是古代邛都的所在地之一。
笮桥:在四川、云南等地,仍有古代笮桥的遗迹,如泸定桥(虽然现代已改为铁索桥,但早期可能采用竹索结构)。
民族学:笮邛部落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西南少数民族的起源与发展。
考古学:在四川、云南等地发现的青铜器、冶铁遗址,可能与笮邛文化有关。
由于“笮邛”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一些历史小说或影视剧会引用这些名称,以增强故事的历史感。
- 《夜郎传奇》等西南题材作品,可能会提到“邛都”“笮都”等古国。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提到的“大理国”,其前身就与邛都、笮都等部落有渊源。
四、如何记忆“笮邛”的读音?
对于不常见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
1、“笮”(zuó):
- 联想“坐”(zuò),但“笮”是第二声,可以想象“坐在竹索桥上”。
- “笮”与“窄”(zhǎi)形似,但读音不同,注意区分。
2、“邛”(qióng):
- 联想“穷”(qióng),但“邛”是第二声,可以想象“邛崃山很穷(资源较少)”。
- “邛”与“工”(gōng)形似,但读音完全不同。
五、总结
“笮邛”读作“zuó qióng”,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两个重要部落名称,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西南夷的历史,也影响了今天的地名和文化研究,虽然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对于历史爱好者和语言学研究者来说,了解它们的正确发音和背景知识仍然很有意义。
下次再遇到“笮邛”时,你就可以自信地读出它们的发音,并向他人解释它们的历史渊源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09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