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直抒胸臆著称,尤其擅长以浅白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在白居易的众多诗作中,《思归乐》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更折射出他的人生哲学与精神追求,本文将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文本分析、情感内涵及文化意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思归乐》的深层意蕴。 一、《思归乐》的创作背景 白居易一生宦海沉浮,早年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晚年虽官至太子少傅,但仍对政治生涯充满倦怠,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思归乐》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思归乐》的创作时间,学界普遍认为写于白居易晚年,即他定居洛阳时期,此时的他虽身居高位,却已对官场生活失去兴趣,转而追求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洛阳的闲居生活让他得以暂时摆脱政治纷扰,但内心深处仍对故乡(陕西渭南)怀有深深的眷恋。《思归乐》既是对归隐之乐的抒发,也是对故乡之思的寄托。 二、《思归乐》的文本分析 《思归乐》的原文如下(注:此诗可能为后人托名之作,但风格与白居易晚年诗风相近): >《思归乐》 >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 > 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 > 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 > 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 > 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 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全诗共八句,语言简练,层次分明: 前四句描写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尽管环境荒僻,俸禄微薄,但足以维持生计。 后四句则转向内心思考,强调“心宁”则外累自消,表达了对官职、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归隐或漂泊的随遇而安态度。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表面写景,实则象征诗人虽身处政治边缘(“荒芜”),但仍能从自然中寻得乐趣(“嘉色”)。 “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体现白居易的佛道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可以化解外在的困扰。 “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点明“思归”主题,但并非执着于归乡,而是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无论归去还是漂泊,皆可心安。 三、《思归乐》的情感内涵 “思归”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一个常见主题,通常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在白居易这里,“思归”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返乡,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归隐,他早年积极入世,晚年却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思归乐”既包含对故土的眷恋,也包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体现了白居易的处世哲学,他深受老庄思想影响,主张顺应自然,不执着于某一固定归宿,这种思想在《思归乐》中表现为:即便不能真正归乡,只要内心安宁,天涯亦可为家。 “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一句,表明诗人已看淡仕途,白居易晚年诗作常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思归乐》更进一步,直接以“忘家乡”与“算官职”对比,强调精神自由高于世俗功名。 四、《思归乐》的文化意义 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由盛转衰,士人的心态也从积极进取转向内敛自省,白居易的《思归乐》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缩影——不再执着于功名,转而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生活的闲适。 2. 白居易“中隐”思想的体现 白居易提出“中隐”概念,即既不彻底归隐山林,也不完全投身官场,而是在城市中寻求一种平衡。《思归乐》中的“天涯住亦得”正是这种思想的表达——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境超然,即可获得精神自由。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人生哲学对宋代文人影响深远,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与《思归乐》的“天涯住亦得”异曲同工,均强调心境的重要性。 五、结语 《思归乐》虽短小精悍,却凝聚了白居易晚年的人生智慧,它不仅是思乡之情的抒发,更是对自由、超脱精神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如何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哲思,以及如何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在当代社会,人们同样面临各种“外累”——工作压力、生活焦虑、归属感缺失等,白居易的《思归乐》提醒我们:真正的“归”并非地理意义上的返乡,而是心灵的安顿,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内心宁静,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
**1. 诗歌结构
**2. 关键意象解析
**1. 思乡与归隐的双重情感
**2. 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3. 对官场名利的超脱
**1. 反映中唐士人的精神转向
**3. 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62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5-10-3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