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春节的诗句有哪些?——探寻东坡笔下的年味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阅读:49 评论:0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北宋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其中不乏与春节相关的作品,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融入了苏轼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感悟,本文将梳理苏轼笔下与春节相关的诗句,并解读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苏轼春节的诗句有哪些?——探寻东坡笔下的年味

一、苏轼春节诗句摘录

苏轼的诗作中,直接以春节(元日、除夕)为主题的作品并不多,但仍有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涉及春节的习俗与情感,以下是其中较为著名的诗句:

**1.《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这首诗写于除夕夜,苏轼以“赴壑蛇”比喻时光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末的紧迫感,后文又写道: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这里描绘了古人守岁的习俗,孩子们因兴奋不愿入睡,而诗人却感慨时光飞逝,希望时间能慢些流逝。

**2.《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凤翔任职期间,描述了春节前人们互赠礼物的习俗,展现了宋代春节的社交礼仪。

**3.《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行人不可留,何用更依依。"

此诗与《守岁》《馈岁》同属一组,表达了对旧岁的告别之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4.《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途中,除夕夜漂泊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流露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二、苏轼春节诗中的情感与思想

苏轼的春节诗词不仅记录了当时的节日习俗,更融入了他的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1. 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苏轼的《守岁》以“蛇赴壑”比喻岁月流逝,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知,他在诗中写道: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即便知道新的一年会到来,他仍担忧自己虚度光阴,体现了儒家“惜时”的思想。

**2. 漂泊中的春节:思乡与孤独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因此他的春节诗词常带有羁旅之愁,如《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写道: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除夕本是团圆之夜,他却独自在外,病中无眠,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3. 乐观豁达的节日态度

尽管苏轼的春节诗有时充满感伤,但他总能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例如在《馈岁》中,他写道: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即便生活艰难,人们仍要互赠礼物,共庆佳节,体现了苏轼“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三、苏轼春节诗的历史背景与宋代春节习俗

苏轼的春节诗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宋代春节的习俗与社会风貌:

1、守岁:宋代人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全家人围坐至天明,祈求来年平安,苏轼的《守岁》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

2、馈岁:春节前,人们会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的诗中提到了这一风俗,说明当时的社会交往已十分注重礼节。

3、桃符与爆竹:宋代春节已有贴桃符(春联前身)和燃放爆竹的习俗,苏轼在诗中提到“退归拟学旧桃符”,可见这一传统的悠久历史。

四、苏轼春节诗的现代启示

苏轼的春节诗词,既有对节日热闹场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仍能从他的诗句中获得启示:

1、珍惜时间:如《守岁》所写,时光如蛇赴壑,不可挽回,我们应当珍惜当下,不负光阴。

2、重视亲情:春节是团圆的节日,苏轼的思乡诗提醒我们,无论多忙,都应回家看看。

3、乐观面对困境:即便身处逆境,苏轼仍能以豁达的心态过节,这种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

苏轼的春节诗句,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这个春节,不妨读一读东坡的诗,感受古人笔下的年味,或许能让我们对节日有更深的体会。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63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