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被黄河母亲环抱的城市——兰州,古称"金城",每当春风吹过,金城的柳树便摇曳生姿,为这座粗犷的西北城市平添了几分江南的柔美。"金城烟柳"不仅是兰州八景之一,更是这座城市千年文脉的绿色见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积淀。
一、金城柳的历史渊源
兰州植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西征匈奴,在如今的兰州一带设立金城县,并命士兵沿黄河两岸广植柳树,既为固沙护岸,也为行军提供阴凉,这些柳树成为兰州最早的"绿色卫士",开启了金城与柳树绵延两千余年的不解之缘。
唐代诗人岑参在《题金城临河驿楼》中写道:"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诗中虽未直接提及柳树,但考古发现证实,唐代兰州城郭周边已有成规模的柳林,明清时期,兰州柳树种植达到鼎盛,左宗棠西征时更是大力推广"左公柳",使"金城烟柳"成为西北地区独特的景观。
清代兰州籍诗人江得符在《我忆兰州好》组诗中多次描绘家乡的柳色:"我忆兰州好,熏风入夏时,踏花寻竹坞,醉日泛莲池,泉石多清趣,园林尽古姿,晚来水车下,凉意沁诗脾。"诗中的"园林尽古姿"便暗指那些历经沧桑却风姿犹存的老柳树。
二、金城柳的文化意象
在兰州的文化记忆中,柳树不仅是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它象征着兰州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像柳枝般柔韧,却能在干旱的环境中顽强生长;它代表着兰州城市的包容品格——如柳荫般为各方来客提供庇护与慰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虽写凉州,却道出了整个西北地区人们对杨柳的特殊情感,在干旱少雨的西北,每一株柳树都是生命的奇迹,都是人们对绿色的渴望与珍视。
兰州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柳树的传说,其中一则讲述了一位名叫柳娘的姑娘,在黄河泛滥时化作一棵柳树,用根系固住堤岸,拯救了金城百姓,从此,兰州人视柳树为保护神,每逢春季都要举行"祭柳"仪式,祈求平安丰收,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成为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金城柳的生态价值
在生态意义上,金城的柳树系统是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兰州地处黄土高原,常年面临风沙侵袭和水土流失的威胁,柳树发达的根系能有效固定土壤,防止黄河岸线被侵蚀,据林业部门测算,兰州城区柳树每年可滞尘约800吨,吸收二氧化碳约3000吨,释放氧气约2200吨,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兰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黄河兰州段沿岸的柳树林带能够降低风速30%-40%,减少水分蒸发20%-25%,显著改善了城市小气候,在夏季,柳树荫下的温度可比空旷地带低3-5℃,为市民提供了宝贵的避暑空间。
更为难得的是,金城柳树系统形成了独特的河流-陆地生态过渡带,为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在兰州城区柳树林中观测到的鸟类已达130余种,其中包括黑鹳、白尾海雕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这些柳树构成的"绿色廊道",成为黄河兰州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环节。
四、金城柳的审美意境
"金城烟柳"之所以能成为兰州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在于它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春季,新柳吐绿,如烟似雾;夏季,柳荫匝地,清凉怡人;秋季,柳叶金黄,与黄河相映成趣;冬季,柳枝挂雪,银装素裹,四季轮回,柳姿各异,为金城平添无限风韵。
兰州五泉山下的柳树群,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这些老柳树干粗壮,需数人合抱,树冠如巨伞般张开,枝条垂地又生根,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清晨,当薄雾笼罩黄河,这些老柳树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丹青;傍晚,夕阳为柳枝镀上金边,微风拂过,柳浪翻滚,美不胜收。
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兰州杂记》中这样描写金城柳色:"兰州之柳,与他处不同,枝干特别壮大,而枝条又特别柔长,春来发叶,绿得极嫩,垂在黄河岸上,拂着水波,那种姿态,就是最好的画家也画不出来。"这段文字精准捕捉了金城柳树刚柔并济的独特美感。
五、金城柳的当代传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金城的柳树也面临着生存空间被挤压、古柳树老化等问题,近年来,兰州市政府实施了"金城柳保护工程",对城区3000余株古柳树进行建档保护,并在黄河风情线新植柳树5万余株,通过立法形式规定,任何城市建设不得随意砍伐柳树,确需移植的必须经过专家论证。
2019年,兰州启动了"万柳金城"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城区柳树总量达到10万株,恢复"十里柳堤"的历史景观,这一计划不仅注重数量增长,更强调科学种植和生态平衡,林业专家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合理配置旱柳、垂柳、金丝柳等品种,形成多层次的柳树景观系统。
在文化传承方面,兰州每年举办"金城柳文化节",通过柳编工艺展示、咏柳诗会、柳树认养等活动,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柳树文化,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兰州大学还开设了"西北地区柳树生态与文化"选修课,从学术角度研究金城柳的价值与保护。
金城的柳树,是自然的馈赠,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它们用年轮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用绿荫庇护着一代代兰州人的成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金城烟柳"这一古老景观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诗篇。
正如兰州诗人王九思在《金城柳》中所写:"千年虬枝拂黄河,万里风沙守金城,不问荣枯多少事,只留绿意慰苍生。"金城的柳树,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植物意义,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象征着兰州人民坚韧、包容、乐观的性格特质,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绿色的守望者将继续陪伴金城,见证它的发展与繁荣。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989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5-10-1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