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陆游的爱国诗创作背景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前夕,成长于南宋偏安一隅的时代,他亲眼目睹了金兵南下、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因此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北伐的期盼,尽管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的爱国热情从未消退,他的诗作风格豪迈激昂,又饱含深沉的家国情怀。
陆游的经典爱国古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时间:2025-05-06# 阅读:47
-
39阅读
描写山的诗句
雄浑壮阔之山
高山巍峨,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崇高与永恒,诗人登高望远,往往借山抒怀,表达豪情壮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此句展现了泰山的雄伟气势,也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豪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揭示出事物多面性的哲理。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
# 时间:2025-05-06# 阅读:39
-
88阅读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以其清新淡雅的笔触、空灵悠远的意境,成为描写洞庭湖的经典之作,全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以湖光月色为背景,运用比喻手法,将洞庭湖比作未磨的铜镜,又将君山比作银盘中的青螺,意境优美,令人神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哪些与《望洞庭》风格相似、意境相近的诗作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梳理与之相媲美的诗篇,并
# 时间:2025-05-06# 阅读:88
-
36阅读
杨万里的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
杨万里出生于江西吉水,自幼聪慧好学,早年受父亲影响,熟读儒家经典,他在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此后历任官职,晚年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辞官归隐,他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模仿江西诗派):杨万里早年受江西诗派影响,诗歌风格较为拘谨,注重用典和修辞。
中期(形成“诚斋体”):中年后,他逐渐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语言平易近
# 时间:2025-05-06# 阅读:36
-
40阅读
诗中夏的经典作品
描写夏日景色的诗
(1)《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池塘景色,泉水、树荫、小荷、蜻蜓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展现了夏日初至的生机。
(2)《夏日山中》——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李白
# 时间:2025-05-06# 阅读:40
-
38阅读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被誉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在漫长的中国思想史上,龚自珍以其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触和超前的思想,在晚清沉闷的思想氛围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每当夜深人静,翻开龚自珍的诗文集,那些饱含忧患意识的文字仿佛穿越时空,与当代读者进行着跨越百年的对话,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解读龚自珍的
# 时间:2025-05-06# 阅读:38
-
39阅读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诗经·大雅》中"文王之什"的拼音写法及其音韵学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文王之什"的文学背景和历史地位,然后详细解析了其中十篇诗歌的现代汉语拼音标注方法,通过分析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音差异,本文揭示了"文王之什"在音韵学上的独特价值,并探讨了正确掌握其拼音对于理解先秦文学和语言发展史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准确
# 时间:2025-05-06# 阅读:39
-
38阅读
一、引言
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交通建设的辉煌历史中,隋堤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它不仅是隋朝大运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隋堤的修筑不仅改变了中国南北交通的格局,也对后世的经济、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隋堤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赞其为“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也有人批评其劳民伤财、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工程意义、文化影响及后世评价等多个角
# 时间:2025-05-06# 阅读:38
-
37阅读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牧童的形象常常与田园诗意、自然纯真相联系,无论是杜牧笔下“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悠然,还是王安石诗中“牧童归去横牛背”的闲适,牧童似乎总与诗歌、音乐和智慧相伴,而在“安乐坊”这一虚构或真实的地名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如果安乐坊有一位牧童,他该如何背诵诗歌?他的背诵方式是否蕴含着某种独特的智慧?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教育方法等多个角度,探讨“安乐坊牧童怎么背”这一命题,挖掘其中可
# 时间:2025-05-06# 阅读:37
-
59阅读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词林正韵》的韵部系统及其在古典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文章首先介绍了《词林正韵》的历史背景和编纂目的,详细解析了其十九韵部的分类体系,通过具体例证,分析了不同韵部的音韵特点和代表性词作,揭示了韵部选择与词牌、情感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还探讨了《词林正韵》在现代诗词创作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学习使用这一韵书系统的有效方法,总结了《词林正韵》对中华诗词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为
# 时间:2025-05-06#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