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引言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代诗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细腻的笔触、缠绵的感情、凄美的意境,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竞相传诵的经典之作。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东汉末年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汉末建安年间的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弃妇被迫改嫁之苦与对负心郎的怨怼、对亲人的悲惜之情。
1. 缘定三生,生死相依
# 时间:2024-03-13# 阅读:59
-
53阅读
一、廉颇与蔺相如受命出使
1.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和秦国势同水火,秦国曾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屡遭侵犯,陷入危机之境。
2. 为了缓和与秦国的关系,赵惠文王决定派使臣出使秦国。他首先想到了廉颇,廉颇是赵国的名将,骁勇善战,威名远扬。但是,廉颇以年老为由,推辞了出使的任务。
3. 赵惠文王又想到了蔺相如,蔺相如是赵国
# 时间:2024-03-12# 阅读:53
-
100阅读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深层含义,一首诗诠释无穷感慨
自古以来,诗词歌赋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们或豪迈、或凄婉、或清新、或古雅,其中,一首诗作《春望》便是其中的代表。这首诗出自盛唐诗人杜甫之手,诗中那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更是千百年来被人们传唱诵读,成为千古名句。
# 时间:2024-03-12# 阅读:100
-
68阅读
1. 早年生涯
房玄龄,字乔举,神农后,出自齐郡房氏,出生于六朝之末,由于隋末战乱频仍,父亲房彦谦迁徙到饶州鄱阳郡居住,并娶妻光氏。房玄龄年少之时便已展现出聪慧过人、博览群书的才能,尤其对史书与诸子百家之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2. 入仕大唐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房玄龄离开家乡,投身于隋朝的义军领袖杨玄感。杨
# 时间:2024-03-12# 阅读:68
-
46阅读
关键词:清明节、诗歌、先人、缅怀、追思
1. 清明节的渊源与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崇拜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用来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有扫墓、踏青、插柳、吃青团、放风筝等。扫墓是清明节最重
# 时间:2024-03-12# 阅读:46
-
62阅读
小标题:1. 壮丽山河,红旗漫卷
1.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部壮丽史诗,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它以其艰苦卓绝的征程,感天动地的牺牲,不屈不挠的意志,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丰碑。
2. 从江西瑞金出发,到陕北延安落脚,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穿越了十一个省份,翻越了十八座大山,渡过了二十余条大河,平均海拔三千米以
# 时间:2024-03-11# 阅读:62
-
55阅读
一、生存的意义
1. 人生的基本需求
- 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食物、住所、衣物等。
- 这些生存资料的获取方式就是劳动。
- 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为稻粱谋的必要性
- 人们必须通过劳动来获取生
# 时间:2024-03-11# 阅读:55
-
50阅读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奔流不息
时光如逝水,一去不复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临水而叹,咏叹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曾云:“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世事的无常,时光的流逝,以及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 时间:2024-03-11# 阅读:50
-
56阅读
1. 天街夜色凉如水
在炎热的夏日里,如果能够在夜晚漫步在街上,感受凉爽的微风拂面,那该是多么惬意的感觉啊!而在古代的诗词中,也有不少描写夜晚街景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了。
诗的第一句便是“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归期未定的无奈。而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则描绘了巴山地区秋夜雨景的
# 时间:2024-03-11# 阅读:56
-
59阅读
一、尊严的定义
1. 尊严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价值或能力的自觉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等心理状态。
2. 尊严是人格的基础,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二、尊严的来源
1. 人类的尊严来自人的本质,人是万物之灵,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和道德意识。
2. 人类的尊严也来自社会
# 时间:2024-03-11#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