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1. 箫声咽,曲调断人肠
自古以来,箫声便与诗词相伴,诗中若有箫声相伴,总能增添几分意趣。唐代诗人李贺有一首诗《浩歌行》,其中有这样两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诗中描述了月落之时的秦楼,箫声呜咽,秦娥梦断。诗人用箫声来衬托出秦娥梦断的凄凉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加凄凉。
2. 箫声咽,流年悠长,余音不绝
箫声悠长
# 时间:2024-03-05# 阅读:58
-
54阅读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年婚姻就走到了尽头。曾经的誓言犹在耳畔,如今却已物是人非。这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也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我们站在婚姻的十字路口,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继续走下去,要么就此分开。
相识相知
我们是在大学里认识的,当时我们都是中文系的 mahasiswa。我们因为一次诗歌朗诵而结缘,从此便开始了长达十年
# 时间:2024-03-05# 阅读:54
-
42阅读
导语
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语言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时间,是永恒的流逝,也是短暂的瞬间。在诗词中,时间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可以是诗人创作的背景,也可以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一、一时:捕捉瞬间之美
# 时间:2024-03-05# 阅读:42
-
78阅读
知晓致橡树的原文,体悟蕴含的深情
诗歌《致橡树》是一篇经典的现代诗,由舒婷所作。诗歌以橡树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理想的追求。为了增进对诗歌的了解,本文将分别阐述致橡树的原文、致橡树的原文完整版和致橡树的诗歌原文。
# 时间:2024-03-05# 阅读:78
-
52阅读
长风破浪会有时 气吞万里如虎之概论
诗词流芳百世,展现华夏文明风采。其中,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以其恢宏气势、磅礴诗意,被誉为传世经典。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吟诵至今。这两句诗气势恢宏,传达出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和豪迈之情,令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
# 时间:2024-03-05# 阅读:52
-
59阅读
1.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是一种词牌名,又称《水调子令》。它起源于唐代,在宋代得到广泛应用,是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词牌之一。
2. 水调歌头的特点:
水调歌头共有六个韵部,分别是:用韵(仄声韵)、用韵(平声韵)、用韵(仄声韵)、用韵(平声韵)、用韵(仄声韵)、用韵(平声韵)。每韵四句,中间两句对偶。全词共58字,节
# 时间:2024-03-05# 阅读:59
-
60阅读
一.雄奇壮丽的庐山瀑布
1.崇山峻岭的地理位置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的庐山风景区内。庐山是一座以奇峰异石、秀峰清溪、飞瀑流泉、云雾缭绕而闻名的山水名胜,素有“匡庐”、“棋盘山”、“神仙山”之称。瀑布则位于庐山五老峰下,山势陡峭,林木葱郁,景色十分秀丽。
2.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庐
# 时间:2024-03-05# 阅读:60
-
72阅读
一、简介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时所作,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是苏轼中秋词中的名作。
二、赏析
1. 上片:中秋怀人
词的上片主要写中秋之夜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词一开始,
# 时间:2024-03-05# 阅读:72
-
69阅读
朱自清背影——父子之间深厚的爱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以深情的笔触,朴实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这篇散文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被广泛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篇目。
# 时间:2024-03-05# 阅读:69
-
86阅读
1. 起因
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其中,唐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诗,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2. 诗词全文及注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时间:2024-03-05#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