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一、从人名之美,品味诗歌之雅
1、李白:诗仙的潇洒与风流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的诗句常常洋溢着潇洒与风流的气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洒脱不羁的诗仙,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2、杜甫:诗圣的沉郁与悲凉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句中常常充
# 时间:2024-03-03# 阅读:45
-
47阅读
一、静夜香息
1. 在一曲《红楼梦》的悲戚中,我们与林黛玉一起步入江南的细腻画卷,穿越纷繁的烟雨,来探寻那缕沁人心脾的幽芳——林黛玉的香囊。
二、香囊寄情
2. 香囊,一个精巧玲珑的香氛饰物,自古以来就是女子闺阁的点缀,承载着女子深藏的柔情。林黛玉的香囊,系着她在江南闺阁的回忆与梦想,绣着她的幽怨与伤感。
# 时间:2024-03-03# 阅读:47
-
47阅读
开篇语
春秋争霸,英才辈出。晋文公重耳,便是其中耀眼的一颗星。他历经磨难,终成霸业,而伐原之战,便是他崛起之路上的关键一役。
一、原之战,恩怨纠葛
原之战,又称肴之战,发生于前632年,交战双方分别是晋国和原国。原国,晋国之附庸,原国国君原庄公,曾与晋惠公一同伐曹,功绩卓然。然尔后原庄公却反晋亲楚,更联合楚国
# 时间:2024-03-03# 阅读:47
-
76阅读
一、词牌简介
鹊桥仙,是宋代流行的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共56字,分四句三仄韵式,平仄格式为甲乙丙甲,乙丙丙乙。
二、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北宋诗人,词人,散文家。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秦观才华横溢,以举贡的身份入太学,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名列进士甲科,当时天下诗人张耒、晁补之、吕本中
# 时间:2024-03-03# 阅读:76
-
44阅读
1、诗词中的月亮
月亮,是诗词中的常客,它以其皎洁的光芒和清冷的意境,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在诗词中,月亮往往与思念、离愁、相思、孤独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
低首思故乡”;杜甫的《月夜》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时间:2024-03-03# 阅读:44
-
608阅读
一、作者简介
林子方,字德孺,号竹溪,晚号竹溪渔隐,泉州晋江人,南宋著名诗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43岁时任临安府教授,后官至朝请大夫、知绍兴府等职。
二、背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林子方离开临安返回故乡时,诗人钱塘送别他的诗。这首诗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秋所作。
三、原文
# 时间:2024-03-03# 阅读:608
-
48阅读
一、鹤舞晴空,一览众山小
1. 鹤的传奇身姿
鹤,是鸟类中的珍禽,素有“一鹤冲天”之说,形容其身姿矫健,志向高远。在诗词文化中,鹤的形象更是被广泛吟咏,成为高洁雅士的象征。
2. 晴空展翅,一飞冲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诗人站在高处,仰望天空,只见一只鹤展翅翱翔,在晴空
# 时间:2024-03-03# 阅读:48
-
44阅读
1.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首诗是孟浩然旅居塞上时所作。诗人清晨醒来,发现自己睡得昏天黑地,不知不觉间已经错过了美丽的春晓。但他并没有因此懊恼,而是满怀兴致地倾听处处传来的鸟鸣。忽然,他想起昨夜的风雨,担心花朵被摧残,不禁惆怅起来。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绘
# 时间:2024-03-03# 阅读:44
-
60阅读
一、童趣无限,诗意盎然
儿童的诗歌,就像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描绘着童真童趣,抒发着天真烂漫之情。儿童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轻快,往往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
1. 《春天的脚步》
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轻轻地走,
大地复苏,万物更新,
小草发芽了,花儿开
# 时间:2024-03-03# 阅读:60
-
43阅读
小标题:诗词中的月色
1. 月色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诗人就喜欢在他们的诗歌中描写月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幻无常,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2. 月色可以是皎洁的,也可以是朦胧的;可以是明亮的,也可以是幽暗的。不同的月色,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3. 在诗人的笔下,月色往往与爱情、乡愁、离别等情感联系在
# 时间:2024-03-03#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