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诗句出自《题西林壁》
1. 概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于苏轼的《题西林壁》,这两句诗形象地比喻了竹子的坚贞不屈的品质,也表达了作者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2. 诗句释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它的根。比喻人有坚定的意志,不轻易放弃。
# 时间:2024-09-28# 阅读:74
-
88阅读
春晓作者是哪位诗人,他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春晓,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笔下。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那么,孟浩然除了春晓之外,还有哪些著名诗篇呢?
# 时间:2024-09-28# 阅读:88
-
102阅读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钟爱之地,这里山水秀丽,风光旖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诉说着独特的魅力。诗人笔下的庐山,更是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一、庐山的山
庐山,素来以雄伟壮观的山势闻名。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短短四句,便将庐山瀑布的壮丽展现在眼前。瀑布从
# 时间:2024-09-28# 阅读:102
-
63阅读
1. 名篇介绍
唐代诗人李白一生创作诗歌很多,其中送别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写的以送别为内容的诗歌颇有名气,其中《送孟浩然之广陵》流传甚广,无论从语言形式还是从思想内容,这都是一首写得非常成功的好诗。
2. 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地点是黄鹤楼。当年,孟浩然准备离开荆州去
# 时间:2024-09-27# 阅读:63
-
59阅读
西湖,一处千古名胜,被誉为人间天堂,它的一颦一笑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
1. 西湖的美景
西湖的美景,是独一无二的。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岸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湖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2. 西湖的历史
西湖的历史,是悠久的。它经历了无数的沧海桑田,
# 时间:2024-09-27# 阅读:59
-
92阅读
一、身世与出身
1. 杨嗣昌,字文弱,号石斋,出生于1581年,祖籍浙江嘉兴。
2. 杨嗣昌的父亲杨春芳是明朝的一名官员,曾任吏部尚书。
3. 杨嗣昌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深受父亲的喜爱。
二、仕途生涯
1. 杨嗣昌于1610年考中进士,授兵部主事。
# 时间:2024-09-27# 阅读:92
-
144阅读
武继元:从武举人到朝廷命官,他的仕途之路
武继元,字克庄,号雪楼,又号默轩,金朝武举人,后入仕途,仕途之路可谓步步高升,从起初的县令到后来的知府,他的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科举及第,步入仕途
# 时间:2024-09-27# 阅读:144
-
61阅读
一、郭猫儿身世之谜:青楼才女 or 名门之后
1. 郭猫儿的出生:谜团重重,云雾缭绕
- 生父是谁?至今仍未有定论。
- 生母是谁?说法不一,流传甚广。
2. 郭猫儿的身世: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 郭猫儿是青楼女子?还是名门之后?
- 郭
# 时间:2024-09-27# 阅读:61
-
70阅读
一、沆瀣一气的由来
1. 出自诗经
“沆瀣一气”一词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在于沼,雁在于渚。鹙鶐在林,舄舄其羽。之子于垣,百卉具腓。凡百君子,敬在四夷,有备无患,匪饥匪寒。厥心俞俞,匪离匪难。仪匪懈,终不可间。燕婉之求,燕婉之说。”
其中,“沆瀣”二字指的是雾气和露水,古代认为雾气
# 时间:2024-09-27# 阅读:70
-
63阅读
一、诗文解析
1. 绝妙的艺术手法
杜牧的《清明》诗,以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清明节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此表现出清明节特有的悲戚气氛。首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既写出了清明时节的阴雨绵绵,又写出了人们思念亲人的悲痛之情。颔联“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既表现了杜牧问路的急切心情,
# 时间:2024-09-27#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