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1. 作者和时代背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律。杜牧,生于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2年),卒于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杜牧诗风雄健清新、格调高昂,以七言绝句成就最高,有“杜拾遗”之称。
2. 作品原文
# 时间:2024-03-25# 阅读:56
-
57阅读
1. 词坛明珠,一曲《钗头凤》流芳千古
唐婉,字婉约,号东圃,生于北宋南宋之交,宋代女词人。她是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唐婉工于词,尤擅小令,语言清丽婉约,感情细腻深沉,寄情于景,寓情于物,善用比喻和比拟,独具一格。她的词作《钗头凤》一词,是宋词中的绝响,哀婉凄绝,感人肺腑,被誉为“千古绝唱”。
# 时间:2024-03-25# 阅读:57
-
45阅读
子夜冬歌古诗展我风姿
冬夜漫漫,寒风凛冽,一曲子夜冬歌在风雪中飘扬。这首古诗以其优美的旋律、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冬夜图景,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子夜冬歌》古诗的魅力
# 时间:2024-03-25# 阅读:45
-
47阅读
一、柳亚子其人
1. 生平简介
柳亚子(1887-1958),原名绍铭,字安如,别署亚庐,斋号神州国光社,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次年乡试中副榜。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经济科学习。1907年参加《天义报》的编辑工作。1909年回国,与张继、黄兴、宋教仁等谋划反清革命。民国元年(1912)被孙中山任
# 时间:2024-03-25# 阅读:47
-
55阅读
前言
松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因其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品质而广受赞誉。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都曾以松树为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这些诗词名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松树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松树的独特风骨。
松树的坚韧不拔
松树生长在山林之中,常年接受风霜雨雪的洗礼。然而,松树却能坚韧不拔
# 时间:2024-03-24# 阅读:55
-
195阅读
一、 北冥有鱼 原文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二、 北冥有鱼 翻译
北海里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鱼非常大,它的身体不知道有多
# 时间:2024-03-24# 阅读:195
-
49阅读
一、诗歌点睛
1、开篇论述
昔日里,文人雅士常以诗歌抒发胸臆,寄托情怀。然诗歌之作,亦非信手拈来,往往需经反复推敲,方得佳作。盖诗歌乃文采之凝聚,字句之间,皆蕴涵深意。故而,诗人常需苦心孤诣,独运匠心,方能将诗歌之精髓尽显。
2、诗歌之妙
诗歌之妙,在于其意境之深远,韵律之悠扬,情感之充沛
# 时间:2024-03-24# 阅读:49
-
51阅读
[一. 夜书所见]
1. 夜书所见古诗的背景和创作缘由
夜书所见古诗是清朝的诗人袁枚创作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二. 夜书所见古诗的艺术特点]
2. 文笔细腻,描绘生动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读书的场景描
# 时间:2024-03-24# 阅读:51
-
44阅读
一、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任三闾大夫。屈原在诗歌中大胆地运用楚地民歌的曲调和形式,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与成份,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二、屈原诗歌特点
屈原诗歌的主要特点包括:
1
# 时间:2024-03-24# 阅读:44
-
45阅读
1. 于园简介
于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江南古典园林。于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布局紧凑,建筑错落有致,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花木扶疏,景色宜人。
2. 于园的历史
于园最初为明代弘治年间御史于允中所建,取名为“勺园”。勺园后几经易手,在清代时被改名为“于园”。同治十一年
# 时间:2024-03-24#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