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一、诗句赏析
1. 应怜屐齿印苍苔
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出自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诗人借对何将军山林的游览,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句意解释
"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意思是:应该爱惜鞋子上的苔痕。这
# 时间:2024-03-06# 阅读:72
-
40阅读
一、柳絮:春天的使者
1. 柳絮,又称柳丝、柳花、柳飞絮,是柳树的种子。柳絮在春天随风飞扬,轻盈飘舞,宛如一片片洁白的雪花,给春天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2.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柳絮经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比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 时间:2024-03-06# 阅读:40
-
41阅读
1. 惜春郎简介
惜春郎又称惜春景、离亭宴、七娘子、七妹春、七娘春、别情、离春令、春情、春望、惜春、惜牡丹、惜香春、春归京、惜春归,是一种古琴曲牌。
2. 惜春郎的来源
关于惜春郎的来源,历来有许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此曲来源于唐人诗词。如白居易《长恨歌》有“鱼龙曼衍呈瑞兆,宫中圣人奏华筵”之句,唐宋乐人
# 时间:2024-03-06# 阅读:41
-
44阅读
诗词与日历的交织
1. 冯骥才,一位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一生与日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79年起,他开始编纂《文学日历》,至今已有40多年。
2. 这部日历汇集了历代诗词名句、文学典故、文人墨客的轶事趣闻等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3. 在《文学日历》中,冯骥才不仅精选了历代诗词名句,还附上了自己的赏析和评点。
# 时间:2024-03-06# 阅读:44
-
66阅读
一、求学之路
1. 少时敏悟
张无垢,生于唐朝末年,自幼聪慧敏悟,好学不倦。他从小就对诗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诵读诗经、楚辞等经典,并能熟练地背诵许多诗词。
2. 勤奋刻苦
张无垢求学非常勤奋刻苦。他每天早早起床,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即使在严寒酷暑,他也从未间断过学习。他经常通
# 时间:2024-03-06# 阅读:66
-
44阅读
1. 浮云有泪,为何垂?
浮云,本是天边的一抹云彩,随风飘荡,变化无常。然而,在诗人的笔下,浮云却有了生命和感情,它能感受世间万物的情感,也能流下悲伤的眼泪。
浮云有泪,是因为它见证了人间的沧桑巨变,看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它为那些逝去的生命而哭泣,为那些破碎的爱情而叹息,为那些未了的愿望而遗憾。
2. 浮云的
# 时间:2024-03-06# 阅读:44
-
58阅读
一、郦道元简介
李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自幼喜欢天文、地理。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献呈《水经注》。《水经注》共四十卷,内容分为四部分:河水、河水补述、江水、江水补述。其中以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为重点,兼及运河、黄河、淮河等水系,记载了许多与水有关的传说、故事、人物传记,并对水系的变迁进行了考证,
# 时间:2024-03-06# 阅读:58
-
48阅读
一、赏析丰乐亭记
欧阳修的《丰乐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滁州丰乐亭游览的所见所感。它以诗词的笔法,将滁州的山水风光和作者自己的感情融为一体,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意境。
二、赏析文章语言
欧阳修的语言清新自然,生动优美。《丰乐亭记》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又不乏诗情画意。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滁州的山水风光描绘得
# 时间:2024-03-06# 阅读:48
-
45阅读
1.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孟浩然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敏好学,饱读诗书,才华出众。早年曾游历各地,遍访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为其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孟浩然的创作风格:
孟浩然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感
# 时间:2024-03-06# 阅读:45
-
45阅读
1. 内举不避亲的上一句
“内举不避亲”的上一句是“举贤不避亲”。
2. 什么是“举贤不避亲”?
“举贤不避亲”是一个成语,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意为推荐贤士时不回避亲属。比喻破除私心,推荐优秀人才。
3. 什么是“内举不避亲”?
“内举不避亲”是一个成语,
# 时间:2024-03-06#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