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水调歌头:夜月
>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美食家。
> 二、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又名《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中秋节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
# 时间:2024-03-06# 阅读:48
-
85阅读
奕为棋戏,流传两千余年,早为文人雅士推崇,名句频出。
1. 奕棋神算:比喻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出处:唐·王维《西施咏》:“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代兴亡弹指过,四时荣辱棋神算。”
2. 棋逢对手:比喻在竞争或对抗中,双方实力相当,难分胜负。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花》
# 时间:2024-03-06# 阅读:85
-
45阅读
《春江花月夜》介绍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伟大诗人张若虚的传世名作,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诗篇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精巧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春江花月交相辉映的迷人夜景,抒发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独特的诗风,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压卷之作。
春江花月夜的主要内容
1. 起首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时间:2024-03-06# 阅读:45
-
42阅读
1. 诗词中的同根之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源远流长的同根之谊在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同根之情的意义
同根之情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保障。
3. 历史上的同根之情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虽然经常发生战争,但更多的是友好交往
# 时间:2024-03-06# 阅读:42
-
45阅读
一. 关羽其人
1. 出身
关羽,字云长,生于东汉末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他早年以卖枣为生,后结识刘备、张飞,三人义结金兰,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2. 骁勇善战
关羽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曾斩颜良、诛文丑,威震华夏。在赤壁之战中,他与刘备、孙权联军大破曹操,为蜀汉的建立
# 时间:2024-03-06# 阅读:45
-
46阅读
一、诗词中的渡江人
1. 《渡江词》李白
《渡江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乘舟渡江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触。诗中写道:“渡江天色暮,孤舟帆影微。涛声疑似语,鱼跃不辞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暮色苍茫、舟帆点点、涛声拍岸、鱼儿跳跃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渡江图景。
2. 《枫桥夜泊》张继
# 时间:2024-03-06# 阅读:46
-
80阅读
一、前言
《送东阳马生序》是元代散文家欧阳玄的一篇名篇,文章叙述了作者送别好友马生去东阳求学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马生的深情厚谊和对马生前途的殷切期望。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元代散文中的佳作。文章中也使用了大量的通假字,这些通假字的使用不仅使文章更具文采,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二、通假字解析
1、”东阳
# 时间:2024-03-06# 阅读:80
-
41阅读
前言
思入水云寒,诗意盎然,意味深长。在传统诗词创作中,诗人往往将自身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思入水云寒的意境正是诗人将自身情感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典型体现。
一、意境的内涵
思入水云寒的意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萧瑟感:思入水云寒的意境中往往包含着一种萧瑟感
# 时间:2024-03-06# 阅读:41
-
44阅读
一、石榴的象征
1、繁荣昌盛
石榴是繁荣昌盛的象征。在民间,石榴常常被用来装饰房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多子多福
石榴也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石榴果实累累,籽粒饱满,象征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3、吉祥如意
石榴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石榴果
# 时间:2024-03-06# 阅读:44
-
46阅读
1. 名师指导,诗词诵读如鱼得水
名师的指导,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们诗词诵读的道路。名师们不仅精通诗词,而且对诗词的奥妙有着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将诗词的精华传授给学生们,让学生们真正领略到诗词的魅力。
在名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能够快速掌握正确的诵读技巧,从而对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名师们会根据学生们的特点,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诗词,并指导
# 时间:2024-03-06#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