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一、简介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时所作,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是苏轼中秋词中的名作。
二、赏析
1. 上片:中秋怀人
词的上片主要写中秋之夜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词一开始,
# 时间:2024-03-05# 阅读:87
-
86阅读
朱自清背影——父子之间深厚的爱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以深情的笔触,朴实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这篇散文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被广泛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篇目。
# 时间:2024-03-05# 阅读:86
-
104阅读
1. 起因
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其中,唐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诗,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2. 诗词全文及注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时间:2024-03-05# 阅读:104
-
58阅读
一、前言
人非生而知之者,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与诗词网的宗旨不谋而合,诗词网致力于收集整理浩瀚的诗词作品,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以各种形式、手段,弘扬诗词文化,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学习、欣赏和创作诗词。
二、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诗
# 时间:2024-03-05# 阅读:58
-
66阅读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古往今来,诗词承载着文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用诗词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古诗词中的爱国英雄
古诗词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辛弃疾《永
# 时间:2024-03-05# 阅读:66
-
76阅读
1. 雾霭的语言
雾霭,是大自然的语言,是天地之间的一首诗。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山谷中,雾气便开始弥漫,仿佛是仙女遗落的丝巾,轻盈而飘逸。诗人们往往用雾霭来渲染一种朦胧的美感,将自然赋予了灵性,让天地间充满诗情画意。
2. 仙云的意境
仙云,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诗人笔下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当人们抬头仰
# 时间:2024-03-05# 阅读:76
-
80阅读
采桑子 重阳:赏景抒怀,寄情于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纷纷登高远眺,赏菊品蟹,吟诗作对,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赏秋
# 时间:2024-03-05# 阅读:80
-
61阅读
一、概论: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多以爱情和闺怨为题材,情真意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如梦令是李清照最著名的词作之一,共五首,每首皆笔调轻快,音韵谐美,描绘了如梦如幻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爱情的向往。
二、如梦令的时代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李清照的青年时期,当时的她生活
# 时间:2024-03-05# 阅读:61
-
91阅读
一、孤山寺北贾亭西的历史渊源
1. 孤山寺的由来: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之巅,始建于唐朝,为钱塘名刹之一。
2. 贾亭西的命名:贾亭西因其位于孤山寺北,而得名贾亭西。
二、孤山寺北贾亭西的地理风貌
1. 地理位置:孤山寺北贾亭西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之巅,地势较高,视野开阔。
# 时间:2024-03-05# 阅读:91
-
57阅读
刘义庆志怪小说是什么?谁又是刘义庆?
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在他叔叔宋文帝刘义隆执政期间,他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刘义庆爱好文学,曾经亲自编辑《世说新语》,其中记载了魏晋名士的轶闻趣事,是了解当时社会风俗的重要史料。刘义庆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收录了100多个鬼神故事,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
# 时间:2024-03-05#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