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一、山河壮丽,爱国情浓
1.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诗人杜甫在战乱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渴望,跃然纸上。
2. 《过秦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赏析:诗人李白对秦汉时期的历史沧桑和民族兴衰的
# 时间:2024-02-27# 阅读:76
-
62阅读
一、重逢梦里
1. 花里逢君别
2. 那年梦里相思
岁月的长河中,总有许多难忘的瞬间。去年的那个春天,我与你在这花丛中初遇,从此你的身影便烙印在我的心间。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在花丛中赏花,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好不热闹。就在此时,你出现了,你一身白衣,如风般飘逸,宛若天神降临。
# 时间:2024-02-27# 阅读:62
-
73阅读
1. 塞外残阳,诗中一朵花
今又重阳战地什么花分外香,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问题。重阳节,一个本该是欢聚团圆的节日,却因战争而变得惨烈悲壮。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朵花分外香,是生命的坚韧,是希望的象征。
2. 菊花:战地花香传故里
古往今来,菊花一直是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时间:2024-02-27# 阅读:73
-
76阅读
诗意风华,流传千古——带有风的诗句赏析
风,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可以是拂面而来的轻风,也可以是狂风暴雨。风,也可以是诗人笔下的意象,它可以是自由自在的象征,也可以是忧伤惆怅的写照。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许多带有风的诗句,这些诗句或清新淡雅,或悲壮激昂,或豪迈旷达,无不令人回味无穷。
清风徐来,诗意
# 时间:2024-02-27# 阅读:76
-
62阅读
一、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被眼前的繁华所吸引,却忽略了身边那些默默陪伴我们的人和事。而当我们经历了风雨,看透了世态炎凉,才幡然醒悟,原来最值得珍惜的,是眼前人。
二、珍惜眼前人,莫待失去方知悔
1.亲情无价,血浓于水
亲人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人,他们是我们在世上最亲密的人。他们给予我们
# 时间:2024-02-27# 阅读:62
-
71阅读
古人谈读书:方法、心得与智慧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是汲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不二法门。古人对读书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心得,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读书的诗词名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时间:2024-02-27# 阅读:71
-
60阅读
敕勒歌:穿越千年的诗歌之美
敕勒歌,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它的创作者也许永远无法被人们所知,但它所传递的意境却永远存在于人们心中。
敕勒歌的背景
# 时间:2024-02-27# 阅读:60
-
62阅读
一、中庸的含义
1. 中庸的本质: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指一种适中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庸之道源于《周易·系辞》中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强调在处理事物时要把握好两极之间的平衡点,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2. 中庸的境界:中庸的境界是孔子所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中庸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
# 时间:2024-02-27# 阅读:62
-
127阅读
前言
君莫笑,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诗词中旷达与洒脱的代表之作。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此词即作于黄州貶謫期间。
旷达的胸襟
1. 面对逆境,泰然处之
词的上片写面对逆境时的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 时间:2024-02-27# 阅读:127
-
72阅读
1. 从军行简介
从军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主要用来反映军旅生活和战争场面,大多采用七言歌行体,也有少数是五言古体。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质朴,节奏明快流畅,情感慷慨激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 从军行名将们
2.1 岑参
岑参(658-715)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
# 时间:2024-02-27#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