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1. 诗词背景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春末三月。当时杜牧任扬州水陆转运判官。杜牧是典型的江南文士,熟悉江南风物,热爱江南文化。他写过不少赞美江南的诗篇,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2. 诗词释义
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时间:2024-03-19# 阅读:99
-
66阅读
引言
古往今来,诗词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词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一首好的诗词,可以让人们产生共鸣,引发人们的思考。
一、相思之苦
相思之苦,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热门话题。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便是一首著名的相思诗:
```
# 时间:2024-03-19# 阅读:66
-
182阅读
1.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此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2. 词牌背景介绍
如梦令是一种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三平,一韵到底。如梦令词牌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因其曲调委婉,意境优美,而深受词人的
# 时间:2024-03-19# 阅读:182
-
74阅读
1. 简介
小二云是一个专注于诗词鉴赏、创作和交流的互联网平台。它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作品、学习交流和获得灵感的地方。小二云由诗词爱好者创立,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00万名注册用户。
2. 功能
小二云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包括:诗词鉴赏、诗词创作、诗词交流、诗词学习和诗词分享。用户可以在小二云上阅读和欣赏其他诗词
# 时间:2024-03-19# 阅读:74
-
61阅读
一、译文
1. 龟虽寿,百年归其壳。
```
译文:乌龟虽然寿命很长,最终百年还是要回到它的壳里。
```
2. 鹤虽千年,终成枯骨。
```
译文:仙鹤虽然能活千年,最终也会化为枯骨。
```
# 时间:2024-03-19# 阅读:61
-
64阅读
中秋节,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皓月当空,桂香飘逸,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景象。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用他们的笔墨,描绘了中秋的种种美好。
1. 春夜思
【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赏析】:
这是唐
# 时间:2024-03-19# 阅读:64
-
67阅读
赠别赵嘏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赠别赵嘏古诗各写一篇
在文学的海洋中,诗词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其中,赠别诗是一类独特的体裁,常在朋友离别之际,诗人书写下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在众多赠别诗中,有一首名为《赠别赵嘏》的诗,因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感情而广受传诵。那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
# 时间:2024-03-18# 阅读:67
-
60阅读
竹石古诗词,咏叹竹石之美
竹,以其清雅姿态、不屈风骨,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石,以其坚毅刚强、亘古不变,也备受推崇。竹石相映,更是成为诗人们描绘自然、寄托情怀的常用题材。让我们一起走进竹石古诗词的海洋,探寻竹石之美,感悟诗人笔下的风雅意境。
# 时间:2024-03-18# 阅读:60
-
72阅读
诗词网教你温故知新,洞察诗词真谛
温故而知新,是一句出自《论语》的至理名言,意为温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这句话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也同样适用,温故而知新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从而提升我们的创作能力。
# 时间:2024-03-18# 阅读:72
-
63阅读
一、梅花的基本信息
梅花,一种开放在寒冷冬季的花卉,因其坚强不屈的品格和清香馥郁的花朵,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自古以来,关于梅花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些诗句或赞美梅花的美丽,或咏叹梅花的坚韧,或抒发梅花的清香,令人赏心悦目。
二、描写梅花美丽的花朵
1.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卢梅坡《梅花》
# 时间:2024-03-18#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