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春天诗句之景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白居易《春江花月夜》)
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景》)
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 山寺桃花始
# 时间:2024-03-10# 阅读:53
-
56阅读
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利器在手,工善其事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诗词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诗词网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平台,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想要做好诗词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时间:2024-03-10# 阅读:56
-
92阅读
1、夜雨寄北诗意蕴含
相传李商隐写这首《夜雨寄北》诗时,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独自出京办事。他从长安到河东,途经武功县,被大雨困住,于夜间投宿在一家客店中。时值秋雨霏霏,夜色迷蒙,窗外雨声滴答,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将自己的家国之思、思乡之情寄托于这场秋雨之中。全诗仅四句,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 时间:2024-03-10# 阅读:92
-
79阅读
相思如烛火,灼灼燃心中
1. 从古至今,思君之情总能令人刻骨铭心。那份思念,如同明烛一般,灼灼燃烧在心田中,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也照亮着漫漫长夜。
2. 思君如明烛,是情深不寿的写照。那份情感,如同蜡烛一般,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对方。即使知道这份爱注定没有结果,却依旧甘愿飞蛾扑火,不求回报。
3. 思君如明烛,是相
# 时间:2024-03-09# 阅读:79
-
55阅读
1、吹笙的夜晚
在月朗星稀的夏夜,我常常会听到邻家传来的笙声。那声音清幽婉转,如泣如诉,总能让我忘记一切烦恼,沉醉在音乐的海洋里。
2、笙的由来
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由若干根竹管组成,用嘴吹气,竹管振动发声。笙的声音清脆悦耳,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
3、吹笙的人
# 时间:2024-03-09# 阅读:55
-
48阅读
一、引言:诗中寻幽情,山寺寄相思
在悠远而漫长的诗歌史长河中,无数诗人用诗句诉说着自己的情感与思绪。其中,夜宿山寺之诗尤为静谧而动人。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孤傲清凉的性情,也表达了他们对山寺的敬仰与热爱。
夜宿山寺之诗,分为几大类别:一类是描写山寺夜景;一类是借景抒情,表达对山寺的向往或者眷恋;还有一类是借夜宿山寺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
# 时间:2024-03-09# 阅读:48
-
44阅读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月圆人圆、阖家团圆的日子。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备受人们的喜爱,被视为美好团圆的象征。中秋佳节期间,各大诗人纷纷吟诗作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让我们来领略一番中秋佳节诗句的独特魅力:
一、中秋团圆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之夜,月圆如镜
# 时间:2024-03-09# 阅读:44
-
49阅读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不负众望
在漫漫人生长河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仿佛拥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之惊叹,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便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
初次相识,惊为天
# 时间:2024-03-09# 阅读:49
-
61阅读
[第一部分:自乐杯的由来]
1. 自乐杯的起源
自乐杯,又名“自乐天”、“自乐亭”,起源于北宋时期,流行于两宋。它最初是文人雅士在郊外游玩、吟诗作对时所用的一种便携式茶具。由于其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等特点,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2. 自乐杯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乐杯逐渐演变成
# 时间:2024-03-09# 阅读:61
-
56阅读
诗句大全:品味古诗词、领略诗意人生
自古以来,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句大全,犹如一幅幅流光溢彩的长卷,将历史的沧桑、人间的冷暖、生活的哲理尽收其中。品读诗句大全,不仅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更能从中汲取智慧,领略诗意人生。
# 时间:2024-03-09#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