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小学生必背革命诗词:100首红色经典永传诵
革命诗词,如同一面旗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激荡着民族的昂扬斗志;如同一把火炬,在黑暗漫长的夜空中,照亮前进的道路。这些诗词,记录着革命先辈们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讴歌着他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 时间:2024-03-04# 阅读:117
-
42阅读
1. 落红万点,愁如海
一树梨花落尽,万点愁丝惹人忧。梨花开时,冰肌玉骨,含情脉脉,醉人三分。梨花谢时,香消玉殒,化作尘泥,教人心碎。
2. 落红,亦是花的不朽
落红,是生命的终结,也是新的生命的开始。尽管它凋零了,但它的种子却播撒在大地,等待着下一次开花。这就是生命的轮回,无始无终。
落红
# 时间:2024-03-04# 阅读:42
-
96阅读
一、诗歌简介
艾青是现代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以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诗作《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艾青正在山西前线抗战。诗歌通过对树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诗歌主题
《树》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树木的坚韧和顽强,以及它们对人类的贡献。
# 时间:2024-03-04# 阅读:96
-
59阅读
琵琶源远流长,胡音流传千古
1. 琵琶的由来及发展:
-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属弦鸣乐器,源于波斯,经由中亚传入中国。
- 琵琶在汉代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唐代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乐器之一。
-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赞美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闻不
# 时间:2024-03-04# 阅读:59
-
83阅读
喧嚣与浮躁是恬静的反义词,它代表着一种嘈杂、浮躁的生活状态。与恬静的安宁平和截然相反,喧嚣与浮躁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安、焦虑的情绪。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也很难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1. 喧嚣
喧嚣是指嘈杂混乱的声音,如街上车水马龙的嘈杂声、商场里人声鼎沸的喧闹声、工地上机器轰鸣的声响等。这些声音都会对人的听觉造成刺激,
# 时间:2024-03-04# 阅读:83
-
54阅读
1. 缘起
白雪送武判官,又称白雪冤。这起冤案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其主角是武承嗣。武承嗣本是武三思之子,因其父犯罪被流放,他自小便过着穷苦的生活。后来,武承嗣偶然结识了白雪,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
武承嗣虽出身贫寒,但为人正直,颇有才学。白雪也知书达理,贤惠勤俭。两人婚后,十分恩爱,育有一子一女。
2. 冤
# 时间:2024-03-04# 阅读:54
-
65阅读
1. 诗人简介
陈辅(696年-750年),唐代杰出诗人,字士奇,号徐州,祖籍河南洛阳。他早年生活贫困,靠卖柴为生,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来他进士及第,当过县尉、主簿等官职,最终官至驾部郎中。陈辅的诗作风格多样,韵律优美,尤以七绝见长。他的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2. 陈辅的诗歌风格
# 时间:2024-03-04# 阅读:65
-
44阅读
中秋节前菊花开,秋风习习送清香
中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漫步在菊花园中,阵阵菊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一朵朵菊花竞相争艳,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菊花,古往今来,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屈原在《离骚》中赞美菊花“朝饮露兮夕餐菊”。陶渊明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菊花开兮秋风冷,夕露沾兮草木腥”。李白在《月下独酌》中感叹:“
# 时间:2024-03-04# 阅读:44
-
42阅读
一、迎春诗,春之颂歌
1、迎春诗,又称迎春曲,是历代诗人咏诵春日之美、赞颂春天万物复苏的诗篇。
2、迎春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如《豳风·七月份》中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便是典型的迎春诗。
3、从先秦到唐宋元明清,历代诗人皆有迎春之作。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思》:“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宋代诗人苏
# 时间:2024-03-04# 阅读:42
-
40阅读
徐渭—明代书画大家,诗词妙笔,画作价值连城
徐渭,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戏曲家。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字文长,号青藤、天池山人、青藤老人、逃禅仙吏等等。其诗歌、绘画、书法皆有很高造诣,是明代中后期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徐渭的画作独具一格,其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 时间:2024-03-04#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