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阅读
比翼双飞的由来:
1. 典故起源: 比翼双飞的故事源于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有一种鸟类叫做“比翼鸟”,它们只有一只翅膀,必须两只鸟同时拍打翅膀才能飞翔。比翼鸟的形象常被用来象征爱情的忠贞和美满。
2. 诗词中的描写:自古以来,诗词中经常出现比翼双飞的意象,以表达爱情的深厚和美好。例如:
```
# 时间:2024-03-02# 阅读:229
-
52阅读
一、水光潋滟晴方好
1. 水光潋滟晴方好:诗词中的水光之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江南》一诗,描写了晴天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色。
二、水光的美感特征
1. 波光粼粼:水面的波光粼粼,闪耀着点点银光,宛如天上的繁星。
# 时间:2024-03-02# 阅读:52
-
43阅读
1.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天净沙·春,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词的开头两句,以清淡的笔墨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春恨,春恨,玉关无归雁。”春恨,指的是李清照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玉关,是古代边关的名称,也是李清照丈夫镇守的地方。想到丈夫远在边关,音信全无,李清照不禁悲从中来,春恨难平。
2. 春风和畅,百
# 时间:2024-03-02# 阅读:43
-
54阅读
一、江潮的壮阔雄浑:
1. 【浪淘尽】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江潮之夕,海水汹涌,击于岸石之上。”
赏析:诗句中的江潮狂野而雄壮,与岸石碰撞,发出巨响,展现了江潮的无穷力量和威严。
2. 【江流浩荡】袁枚《江上》
“江流浩浩风雷吼,翻波覆雨天似愁!”
# 时间:2024-03-02# 阅读:54
-
58阅读
一、作品简介
湘夫人是屈原创作的一首爱情诗,以第一人称女子的口吻写成,描绘了湘夫人与湘君离别后的思念和痛苦。此诗采用比兴的手法,将湘夫人与湘君的爱情与楚国的兴衰联系起来,抒发了对楚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楚国未来命运的担忧。
二、作品内容
湘夫人全诗共六章,每章四句,采用四言体。第一章通过湘夫人对湘君的回忆,表现了湘
# 时间:2024-03-02# 阅读:58
-
70阅读
一、勤奋求学,书山有路
1. 刻苦读书,终有所成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告诫我们,求学之路虽然艰难曲折,但只要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历史上有很多勤奋学习、最终取得伟大成就的例子。
2. 匡衡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他
# 时间:2024-03-02# 阅读:70
-
54阅读
1. 缘起:浪漫绮丽的初遇
情深似海,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演绎着世间至死不渝的爱情。它起始于那浪漫绮丽的初遇,或许是一见钟情的怦然心动,或许是日久生情的默默陪伴,但不论是以何种方式遇见,那份刻骨铭心的爱都已深深种下。
2. 相伴:心心相印的甜蜜时光
情深似海,是那心心相印的甜蜜时光。他们彼此倾心,似两块磁石
# 时间:2024-03-02# 阅读:54
-
50阅读
1. 诗词中的光明意象
诗歌历来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语言,为世人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其中,光明与黑暗的交织,更是众多诗人笔下常用的意象。光明,象征着希望、温暖和力量,在诗歌中往往被赋予积极的意义。
2. 古代诗词中的光明力量
在古代诗歌中,光明的力量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时间:2024-03-02# 阅读:50
-
47阅读
前言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著名文学家杨衒之撰写的一部以洛阳城为背景,记录北魏洛阳城内佛教寺院历史和现状的著作。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的重要文献,对了解古代洛阳城市文化,以及中国古代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1. 译本概述
现代汉语译本是在认真查阅了杨衒之
# 时间:2024-03-02# 阅读:47
-
42阅读
前言:
感恩节,是感恩的日子,是感谢的日子,是收获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亲朋好友、对自然的感谢之情。
一、感恩亲朋好友
1. 亲朋好友情谊深,恩重如山永难忘。
2. 相濡以沫风雨中,患难与共情谊长。
3. 一声问候暖人心,一封书信传关怀。
# 时间:2024-03-02#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