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一、静夜闻笛,思绪万千
公元3世纪的某个夏夜,向秀独自一人坐在寓所的小院中,凝视着满天繁星,心情是如此的烦闷。此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二、往日情景,涌上心头
笛声悠悠,如同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向秀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他和嵇康、阮籍等人相会于竹林之下,谈诗论文,畅
# 时间:2024-03-01# 阅读:42
-
48阅读
1. 秋天:羁旅者心中的愁与苦
秋日千里,旅途漫漫,诗人漂泊在外,睹物兴怀,悲秋之情油然而生。在《秋思》这首诗中,李白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站在船头,望着逐渐消失的帆影和奔流不息的长江,心中感到无限的孤独和寂寞。
2. 秋天:怀乡之情更浓
秋季,风萧瑟,天高云淡,正是思乡之情最浓的时候。在
# 时间:2024-03-01# 阅读:48
-
49阅读
1.引言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机智的应变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著称于世。他一生仕途坎坷,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为齐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晏子之御,是晏子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它展现了晏子超凡的智慧和驾驭局势的能力。
2.晏子拜相
# 时间:2024-03-01# 阅读:49
-
74阅读
1. 陈与义简介
-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北宋南丰(今江西南城)人。南宋初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
- 陈与义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浮沉,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爱国的情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 陈与义的诗词风格
- 陈与义的诗词风格清丽
# 时间:2024-03-01# 阅读:74
-
158阅读
序号1:吴均体概述
吴均(468~520年),字叔庠,南齐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沈约、谢眺并称“吴兴三谢”。吴均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尤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风格被后世称为“吴均体”。
序号2:吴均体的特点
吴均体散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语言简练优美。吴均散文语言
# 时间:2024-03-01# 阅读:158
-
58阅读
序言:志存高远,不畏艰险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志在千里”的豪迈气概。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是“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比喻人的志向远大,目标高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志在千里,是一种胸怀远大的气魄,是一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拥有这样的志向,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
# 时间:2024-03-01# 阅读:58
-
61阅读
前言: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元曲小令,也是元曲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这首小令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秋日萧瑟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感慨。天净沙,又名秋思,是一首抒情小令。
一、秋思起因:羁旅他乡
羁旅他乡,思家愁绪难耐。
(1)羁旅他乡
“枯藤老树昏
# 时间:2024-03-01# 阅读:61
-
50阅读
1. 山的巍峨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山的苍翠
2.1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竹里馆》)
# 时间:2024-03-01# 阅读:50
-
69阅读
1. 《行路难》简介
《行路难》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四首,每首四句,共十六句。此诗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的悲愤情绪,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行路难》赏析
2.1 第一首:开篇点题,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
# 时间:2024-03-01# 阅读:69
-
46阅读
1. 前言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鹊桥仙》,它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爱情观。爱情,不仅仅是轰轰烈烈,也不仅仅是如胶似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深厚情感。
2. 细水流长的爱情更动人
有些人认为,爱情就是每天腻在一起,
# 时间:2024-03-0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