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小说艺术 第226页
  • 42阅读
    向秀闻笛:笛声扰情,思绪难平
      一、静夜闻笛,思绪万千   公元3世纪的某个夏夜,向秀独自一人坐在寓所的小院中,凝视着满天繁星,心情是如此的烦闷。此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二、往日情景,涌上心头   笛声悠悠,如同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向秀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他和嵇康、阮籍等人相会于竹林之下,谈诗论文,畅
    # 时间:2024-03-01# 阅读:42
  • 48阅读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笔下的秋天]
      1. 秋天:羁旅者心中的愁与苦   秋日千里,旅途漫漫,诗人漂泊在外,睹物兴怀,悲秋之情油然而生。在《秋思》这首诗中,李白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站在船头,望着逐渐消失的帆影和奔流不息的长江,心中感到无限的孤独和寂寞。   2. 秋天:怀乡之情更浓   秋季,风萧瑟,天高云淡,正是思乡之情最浓的时候。在
    # 时间:2024-03-01# 阅读:48
  • 49阅读
    晏子之御:韬光养晦,运筹帷幄
       1.引言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机智的应变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著称于世。他一生仕途坎坷,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为齐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晏子之御,是晏子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之一,它展现了晏子超凡的智慧和驾驭局势的能力。    2.晏子拜相
    # 时间:2024-03-01# 阅读:49
  • 74阅读
    古代诗人观雨之陈与义
       1. 陈与义简介   -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北宋南丰(今江西南城)人。南宋初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   - 陈与义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浮沉,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爱国的情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 陈与义的诗词风格   - 陈与义的诗词风格清丽
    # 时间:2024-03-01# 阅读:74
  • 158阅读
    吴均体——抒情散文的典范
       序号1:吴均体概述   吴均(468~520年),字叔庠,南齐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沈约、谢眺并称“吴兴三谢”。吴均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尤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风格被后世称为“吴均体”。    序号2:吴均体的特点   吴均体散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语言简练优美。吴均散文语言
    # 时间:2024-03-01# 阅读:158
  • 58阅读
    壮志凌云,志在千里,追梦前行
       序言:志存高远,不畏艰险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志在千里”的豪迈气概。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是“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比喻人的志向远大,目标高远,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志在千里,是一种胸怀远大的气魄,是一种不畏艰险的精神。拥有这样的志向,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
    # 时间:2024-03-01# 阅读:58
  • 61阅读
    天净沙秋思原文赏析:词意清远,耐人寻味
      前言: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元曲小令,也是元曲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这首小令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秋日萧瑟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感慨。天净沙,又名秋思,是一首抒情小令。   一、秋思起因:羁旅他乡   羁旅他乡,思家愁绪难耐。   (1)羁旅他乡   “枯藤老树昏
    # 时间:2024-03-01# 阅读:61
  • 50阅读
    千古绝唱,诗句中的山河壮丽
       1. 山的巍峨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山的苍翠   2.1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王维《竹里馆》)  
    # 时间:2024-03-01# 阅读:50
  • 69阅读
    李白《行路难》赏析
       1. 《行路难》简介   《行路难》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四首,每首四句,共十六句。此诗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的悲愤情绪,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行路难》赏析   2.1 第一首:开篇点题,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
    # 时间:2024-03-01# 阅读:69
  • 46阅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细水流长的情感更动人
      1. 前言   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鹊桥仙》,它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爱情观。爱情,不仅仅是轰轰烈烈,也不仅仅是如胶似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深厚情感。   2. 细水流长的爱情更动人   有些人认为,爱情就是每天腻在一起,
    # 时间:2024-03-01# 阅读:46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