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诗词中描绘秋声的绝美诗句
1. 季候流转,秋声渐起
每当夏末秋初之际,大地万物都开始呈现出萧瑟之势。
《秋日曲二首·其一》——杜甫
叶下石上声碎急,
四山皆寂水潺湲。
隔窗谁唱幽人曲,
肠断南飞雁一双。
# 时间:2024-03-05# 阅读:44
-
52阅读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
八声甘州,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抒情词。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藻、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曲调,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词中,柳永通过对思归情感的委婉曲折的表达,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 时间:2024-03-05# 阅读:52
-
80阅读
诗词网-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文及翻译
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下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全诗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时间:2024-03-05# 阅读:80
-
71阅读
开头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意欲捕鸣蝉”。
正文
1. 意欲捕鸣蝉的出处
“意欲捕鸣蝉”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全诗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 时间:2024-03-05# 阅读:71
-
52阅读
一、诗酒流年,清梦萦谢家
泱泱华夏文字,浩瀚历史长河,诗意与梦想,从未离开过人们的生活与心灵。从吟风弄月、弹琴作对的先秦雅士,到建功立业、饮血沙场的将军名将,再到仗剑江湖、逍遥尘世的侠士,无不与诗词相伴而行。
在唐诗宋词的浪漫情怀与清词的精简典雅中,有一个家族,以他们独特的诗酒人生,为盛唐添上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就是谢家。
# 时间:2024-03-05# 阅读:52
-
42阅读
1. 柳树的拼音:liǔ shù
柳树,拼音 liǔ shù,落叶乔木或灌木,别名有垂柳、绦柳、佳人树等,原产于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柳树四季常青,枝条柔软,叶片细长,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木。
2. 柳树的形态特征
柳树的树干笔直、树皮光滑,树枝细长、柔软,树叶细长、翠绿,花朵细小、淡黄色,果实
# 时间:2024-03-05# 阅读:42
-
47阅读
一、盛夏旱云起
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至盛夏六月。天地间,炎阳似火,大地龟裂,万物焦渴。
2. 此时,人们翘首盼望着一场甘霖的到来。然而,天公不作美,日复一日,阳光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
3. 人们的心中焦急万分,他们盼望着云彩的出现,盼望着雨水的降临。终于,在某一天的正午时分,天边渐渐地出现了一
# 时间:2024-03-05# 阅读:47
-
51阅读
笔墨描绘千年风华,诗词传承经典魅力
1. 古诗的定义及特点
(1)古诗的定义:古诗是指先秦至清代流传下来的诗歌,具有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韵律和谐等特点。
(2)古诗的特点:
a. 言简意赅:古诗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常用简洁的语言,使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缩性。
b.
# 时间:2024-03-05# 阅读:51
-
51阅读
一、泛舟夜读之兴
1. 序言
泛舟夜读, 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诗词古籍亲密接触。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常以为书能致富,也能使人充实而有智慧。如今,书籍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而泛舟夜读,则是人们享受阅读乐趣的一种悠闲雅致的方式。
2. 夜色与诗词
# 时间:2024-03-05# 阅读:51
-
117阅读
一、冬日之景,诗情盎然
《冬至》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冬至的感受。
1. 冬至之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在这首诗中,王安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色。诗的首联写出了冬至时节天色阴沉,气温寒冷的景象:“松柏有本性,冬至不易凋
# 时间:2024-03-05#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