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导语]
囊萤夜读,是指晋代车胤家贫买不起蜡烛,就用捉来的萤火虫照亮读书。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只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一、囊萤夜读的典故
晋代有个叫车胤的人,从小就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寒。为了省钱买蜡烛,他经常在夏天晚上捉萤火虫,把它们装在纱袋里,悬挂在床边,借着萤火的光
# 时间:2024-02-29# 阅读:66
-
49阅读
1. 贾岛的家世背景
贾岛,本名贾浪,字阆仙,范阳人。祖籍是唐朝的范阳郡,大约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一带。贾岛的生卒年不详,但据史书记载,他大约出生于唐朝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卒于唐朝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贾岛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贾敦 служил в качестве заместителя помощника министра, а ег
# 时间:2024-02-29# 阅读:49
-
45阅读
序言
中秋佳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佳节之际,家人团聚,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赏圆月,共叙亲情。在这一节日里,诗词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传递祝福的重要载体。以下精选了一些中秋佳
# 时间:2024-02-29# 阅读:45
-
59阅读
序:
公元1086年,苏轼远赴黄州,与妻子王弗生死两茫茫。十年后,苏轼归归来,却恍然发现,十年生死,音容不再。同样在公元1086年,曹雪芹诞生,他的命运与苏轼一样,都是生离死别。
一、苏轼与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 邂逅与相爱:
公元1054年,苏轼与王弗在眉山邂逅。王弗是
# 时间:2024-02-29# 阅读:59
-
64阅读
冷画屏: 解构纳兰性德《浣溪沙》中残雪凝辉之美
纳兰性德的《浣溪纱》是一首描写冬日雪景的词,其中“残雪凝辉冷画屏”一句,更是将冬日雪景的冷寂与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句词之所以能够如此传神,是因为它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并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 时间:2024-02-29# 阅读:64
-
50阅读
1. 闲适悠然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被称为“五柳先生”。他出生于东晋乱世,饱经沧桑,却能保持一颗闲适悠然的心境,在田园生活中寻求乐趣。他的诗歌流露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 五柳先生的菊花情怀
陶渊明一生爱菊,在他的诗文中,菊花随处可见。在他著名的
# 时间:2024-02-29# 阅读:50
-
55阅读
1. 明月寄相思
月亮是人们思乡的情感寄托,每逢月圆之夜,人们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
在《天将今夜月》这首诗中,作者李白借用月亮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以“天将今夜月”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即在一个明月的夜晚,诗人身处异乡。
2. 乡愁难解
紧接着,作者写
# 时间:2024-02-29# 阅读:55
-
46阅读
1. 冬至诗词的独特魅力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饺子、喝羊肉汤、围炉取暖等,以驱寒保暖。
与其他节气不同,冬至不仅是一个气候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冬至诗
# 时间:2024-02-29# 阅读:46
-
55阅读
1. 自赠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
# 时间:2024-02-29# 阅读:55
-
49阅读
1. 序言:大江东去的浩瀚气魄
在悠悠岁月长河中,有一条大江流淌千年,奔腾不息,它便是长江。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路走来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替,王朝的更迭交替。它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承载着无数英雄儿女的足迹,也书写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传奇佳话。
2. 浪淘尽的荣辱浮沉
大江东去,浪涛拍岸,似乎在讲述着那些
# 时间:2024-02-29#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