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第104页
  • 45阅读
    欲把西湖比西子:「诗眼西湖」的古典诗词鉴赏
       一、西湖:江南名湖,诗人笔下的天堂   自古以来,西湖就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秀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西湖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有许多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诗词歌赋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二、西子:绝世佳人,温婉端庄   西子,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其倾国倾城的容貌
    # 时间:2024-03-09# 阅读:45
  • 43阅读
    明帝赏析:你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
       开元明帝赏析妙语   1. 赏析小字    一日,唐玄宗在紫宸殿时召见俳人綦毋潜,让他写诗。綦毋潜不负重望,当场挥笔,写了一首《上元诗》。玄宗读后,大喜,称赞道:“此诗真好,真是妙语连珠啊!”   2. 巧妙的回答    玄宗又问:“你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綦毋潜谦虚地回答道:“臣没
    # 时间:2024-03-09# 阅读:43
  • 70阅读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名作《酬郭给事》赏读
      1. 韩愈与郭 дают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县尉、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文宗大和年间,贬为潮州刺史。后调为袁州刺史,卒于此。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文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为唐代散文之冠。   郭 dará(?-810),字子仪,唐代文学家。河东(今山
    # 时间:2024-03-09# 阅读:70
  • 74阅读
    白居易长恨歌原文及赏析
       文章目录:   1. 长恨歌的历史背景   2.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3. 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4. 长恨歌的流传及影响    1. 长恨歌的历史背景: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写于公元806年,当时白居易任
    # 时间:2024-03-09# 阅读:74
  • 41阅读
    芙蓉峰:诗词爱好者的宝藏之地
       芙蓉峰简介   芙蓉峰,位于湖南省芙蓉县,海拔2,100米,是芙蓉县的最高峰。芙蓉峰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芙蓉峰的自然风光   芙蓉峰的自然风光以其秀丽、幽静、险峻而著称。峰顶常年积雪,山腰云雾缭绕,山脚树木葱郁,花草繁茂。芙蓉峰的日出日落也非常壮观,尤其是日出时分
    # 时间:2024-03-07# 阅读:41
  • 42阅读
    月光开启了我的诗词启蒙之旅
       1. 月光下的诗词之夜   在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洒向大地,映照着万物。我坐在窗边,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思绪万千。此时,诗词的韵律在我心中涌动,激发着我的想象力,让我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2. 月光下的诗词之旅   月光下,我翻开诗词集,一首首诗词从书卷中跃出,宛若一颗颗耀眼的星星,点亮了我的诗词启蒙
    # 时间:2024-03-07# 阅读:42
  • 94阅读
    离骚原文及翻译:直面屈原的灵魂,体悟历史风云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伟大作品,也是屈原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它是一首长诗,充满着强烈的个人感情和对社会的批判,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一、离骚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
    # 时间:2024-03-07# 阅读:94
  • 54阅读
    学霸不在沽名,清华北大不应仅是目标
       1. 学霸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学霸,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天之骄子,是令人敬仰的存在。他们成绩优异,智商超群,似乎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但学霸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吗?    2. 学霸的误区   很多学霸都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他们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
    # 时间:2024-03-07# 阅读:54
  • 152阅读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一、总论   1. 周朝的兴起与衰落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历经西周、东周,共计800余年。西周时期,周朝统治者励精图治,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强盛。但到了东周时期,周朝统治者昏庸无能,社会动荡不安,周王室衰落。   2.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出自《尚书·周书
    # 时间:2024-03-07# 阅读:152
  • 100阅读
    余稍为修葺,仍有诗词可寻
       一、余稍为修葺,寻诗词   1. 历史的印记   余稍为修葺,仍有诗词可寻。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诗词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诗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风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生活和情感的真挚描写。   2. 诗词的魅力   诗词
    # 时间:2024-03-07# 阅读:100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