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人们谈及"生大病"时,往往会使用现代医学词汇,如"罹患重症"、"患绝症"等,在古代汉语中,表达"生大病"的方式则更为丰富且富有文化内涵,古人对于疾病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医学认知,也体现了社会、哲学及文学的影响,本文将从古文中的疾病表达方式、相关典故、社会观念及文学表现等方面,探讨"生大病"在古代汉语中的多样表达。 一、古文中表达"生大病"的常见词汇 在古代汉语中,"生大病"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直接描述病情的词汇,也有隐喻或象征性的表达,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沉疴"指久治不愈的重病,"染"则表示患病,如《后汉书·华佗传》载:"佗曰:‘君病根深,当剖腹取之。’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割裂。"此处"沉疴"即指难以治愈的重症。 "罹"意为遭受,"重疾"即严重疾病,如《晋书·王羲之传》:"羲之自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后罹重疾,遂不起。"此处"罹重疾"即指患重病。 "抱恙"指身体不适,多用于轻微疾病,但也可指重病。"婴"有缠绕之意,"婴疾"即被疾病缠身,如《宋史·苏轼传》:"轼自海南还,婴疾,至常州卒。" "笃"意为严重,"病笃"即病危,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桓侯病笃,使人召扁鹊。" "革"通"亟",意为危急,"疾革"指病情危急,接近死亡,如《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疾革,梦黄熊入于寝门。" 二、古代医学对"大病"的认知 古代医学以中医为主,对"大病"的认知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古人认为疾病与阴阳失衡、气血不畅、外邪入侵等因素有关,因此表达"生大病"时往往带有哲学和自然观的色彩。 在古代,"伤寒"并非仅指现代医学中的伤寒病,而是泛指由外感风寒引起的重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即以此为基础,论述多种重症的治疗方法,而"温病"则指由热邪引起的疾病,如瘟疫、高热等。 "痼疾"指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如《黄帝内经》所言:"久病成痼。"而"瘵疾"则多指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古称"肺痨")。 古人常将突发性重症归因于"风邪",如"中风"(类似现代脑卒中)。《金匮要略》载:"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三、文学中的"生大病"表达 古代文学作品中,疾病常被用作隐喻,表达人生困顿、命运多舛或道德沦丧,以下是一些经典例子: 林黛玉自幼体弱,书中多用"怯弱不胜"、"病骨支离"等词形容她的病情,她的"痨病"(肺结核)不仅是身体疾病,也象征其悲剧命运。 杜甫晚年多病,其诗常写病痛,如《病马》:"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以病马自喻,表达身世飘零之感。 苏轼晚年贬谪岭南,曾作《病中游祖塔院》:"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以病喻人生困境,展现豁达心态。 四、社会观念与疾病表达 在古代社会,疾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与道德、天命相关。 古人认为重病可能是上天对恶行的惩罚,如《尚书·金縢》载周武王病重,周公祈祷代死,体现"疾病与天命"的联系。 儒家强调"孝道",子女在父母病重时需"亲尝汤药",如《二十四孝》中的"文帝尝药"故事。 先秦时期,巫术与医学尚未完全分离,治病常伴随祭祀、占卜,如《楚辞·九歌》中的"大司命"、"少司命"即与疾病、寿命相关。 五、结语 "生大病"在古文中不仅有丰富的词汇表达,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染沉疴"到"病笃",从医学认知到文学隐喻,古人对疾病的描述既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水平,也展现了哲学、伦理及社会观念的影响,我们虽已进入现代医学时代,但古文中的疾病表达仍值得研究,它们不仅是语言遗产,更是理解古人生活与思想的重要窗口。**1. "染沉疴"
**2. "罹重疾"
**3. "抱恙"或"婴疾"
**4. "病笃"
**5. "疾革"
**1. "伤寒"与"温病"
**2. "痼疾"与"瘵疾"
**3. "风疾"与"中风"
**1.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2. 杜甫诗中的疾病
**3. 苏轼的"病中作"
**1. "天罚"观念
**2. "孝子侍疾"
**3. "巫医结合"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101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5-10-2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5im
2025-05-03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5-03im
2025-05-03im
2025-05-04im
2025-04-20im
2025-04-18im
2025-05-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