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有鹊巢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8日 阅读:108 评论:0

  

诗词中鹊巢的美丽意象

诗词中有鹊巢的诗句

  鹊巢在中国诗词中常被用来形容峰峦起伏、壮阔恢弘的山谷景象。它不仅是自然风光中的一种美丽意象,更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寓意。在古诗词中,有着无数关于鹊巢的美妙描述和借喻,它柔媚而凝重,又是诗人对现实的独特反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精彩的诗句,感受它们所呈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

  

1. 乣山·过都江而文亮塔下

  “群峰叠翠出重霄,峨峨汉表气益豪。 残阳铺水一秋篠,短笛缘松引客招。 鹊影横波千帆过,犀渠急转直下涛。 暮霭沉沉楚天阔,不知何处是扬州。” ——杜荀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青山蜿蜒,群峰重叠,秋水长流,短笛清鸣。而其中的“鹊影横波千帆过”的描写则极富诗意,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幅鹊巢在河面上漂浮的美丽图景。此时此刻,它似乎也在缩放着自身的形态,为远处的群山营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环境。

  

2. 清平乐·细雨湿流光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所以道口无垢松,墙内徘徊听御泉。 进酒贪杯不计较,带月披花赴小园。 莫信南华今古事,清歌凄断月明中。 鹊巢引路入刘家,三径云深不自随。” ——李白

  这首词作者借展望来自然中不同的景物,特别是“鹊巢引路入刘家”,其中词语默示着星期五牡丹懦弱照应的耐莫,描摹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美景。整首词不同凡响,用意融洽,充分的体现了词人李白博大精深的艺术才能。

  

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两小无猜,误入藕花深处。爱琴鸟,海燕,飞来飞去话梦中。”——李清照

  这首词以溪亭、藕花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其中的“鹊巢鸟语”,则是李清照运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借喻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这里的鹊巢已不再是诗人眼中的自然客体,而是诗人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4. 九九归藏赠卫八处士

  “蓬山麓下水,笑对太和天。 落径悠悠心茫然?何处谷深流石显。 佳期如梦成今古,雁字回时,人已乘。 鹊巢峰头溶碧灭,云孙长隐景思乡情。”——塞上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诗人远离家乡,在异地漂泊的心路历程。其中以“鹊巢峰头溶碧灭”的描绘,不仅美丽动人,还带有深刻的哲学寓意。它是诗人心灵中遥远的乡愁,是一种中国人情感中特有的归宿感和向往感。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登高

  “海日生残夜,江昏入古今。 毛衣已白头,风影向秋频。 泪空流度阔,语转倍添新。 鹊巢高托两无主,露草斜阳歎若神。”——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山上凝望大海,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中用“鹊巢高托”形容山峰在地面之上矗立屹立,巍峨挺拔的态势,显露出深沉含义,抒发出作者爱国思想的激情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总体而言,在诗词中,鹊巢经常被用来描绘自然风光,呈现优美情景和深邃哲思,同时蕴含着诗人的感受和思考。通过这些精美的诗句,我们不仅能体味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特色,也能更好地领略到大自然的神秘美妙,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和意义。

标签: 诗人 鹊巢 情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11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