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将衰朽惜残年":读音解析与古典诗词中的生命哲思

一、引言:诗句的出处与背景
"肯将衰朽惜残年"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是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所作,表达了他虽遭贬谪但仍坚持正义、不惧衰老的崇高精神。"肯将衰朽惜残年"一句尤为深刻,既展现了诗人的刚毅品格,也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二、"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正确读音
在理解这句诗的深意之前,首先要掌握其正确读音:
肯(kěn):表示"愿意"或"敢于"。
将(jiāng):此处作助词,无实义,或可理解为"以"。
衰朽(shuāi xiǔ):指衰老、衰弱。
惜(xī):珍惜、顾惜。
残年(cán nián):指晚年、剩余的岁月。
整句的拼音标注为:
kěn jiāng shuāi xiǔ xī cán nián
1、"衰"的读音:现代汉语中,"衰"有"shuāi"(衰老)和"cuī"(古代指丧服)两种读音,此处应读"shuāi"。
2、"将"的用法:此处的"将"并非动词"带领",而是助词,类似"以"或"把",读"jiāng"。
三、诗句的逐字解析与翻译
"肯":表达诗人的决心,意为"岂肯""怎肯"。
"将":助词,加强语气。
"衰朽惜残年":直译为"因衰老而顾惜剩余的岁月"。
"我怎会因为衰老而顾惜自己剩余的岁月?"
这句话的反问语气强烈,表明韩愈即使年老体衰,仍愿为国家正义而牺牲个人安逸。
四、诗句的深层意蕴
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被贬潮州(今广东潮汕地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但他并未因年老体衰而退缩,反而以"肯将衰朽惜残年"表达了自己的坚定立场。
这句诗体现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即使个人命运坎坷,仍坚持道义,不因衰老而放弃理想。
"惜残年"本是人类本能,但韩愈用"肯将"二字否定了这种消极态度,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有所作为,而非苟且偷生。
五、诗句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韩愈的这句诗因其慷慨悲壮,常被后世文人引用,如:
- 苏轼在逆境中曾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体现类似的不屈精神。
- 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也继承了这种士大夫情怀。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面临压力时容易选择退缩,而韩愈的这句诗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坚持了正确的道路。
六、如何正确诵读与欣赏这句诗
- 注意"衰朽"二字的连贯性,读出沧桑感。
- "惜残年"三字应放缓语调,体现反问的力度。
单独看这句诗可能略显悲壮,但结合全诗后两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更能体会韩愈的孤独与坚定。
七、诗句的永恒价值
"肯将衰朽惜残年"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无视衰老,而是在衰老面前依然选择坚守。
无论是古代士大夫,还是现代普通人,这句诗都能激励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信念,不因岁月流逝而放弃追求。
附录:相关诗词推荐
1、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通过对比阅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肯将衰朽惜残年"所代表的中国古典文人的精神境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241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