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的说字读音考辨及文化内涵探析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2日 阅读:42 评论:0

一、引言:古籍中的多音字难题

尚书的说字读音考辨及文化内涵探析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尚书》不仅是儒家"五经"的核心文献,更是研究上古历史、政治、哲学的重要材料,由于年代久远、文字演变复杂,其中许多字词的读音和释义至今仍存争议。"说"字便是典型代表——在《尚书》不同篇章中,它可能读作"shuō"、"yuè"或"tuō",每种读音背后都关联着独特的语义和文化逻辑,本文将从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等多角度,系统梳理《尚书》中"说"字的读音规律及其深层内涵。

二、"说"字的三重读音及其文献例证

1. 读作"shuō":陈述与解释

当"说"表示"言说""解释"时,读为现代常见的"shuō"。

- 《尚书·说命》:"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此篇记载傅说(yuè)向商王武丁进言之事,标题中的"说"指"陈述治国之道"。

- 《尚书·周书》:"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quot;称"与"说"通假,意为"说明礼仪"。

训诂依据:汉代《说文解字》释"说"为"释也",即解释之意;清代段玉裁注:"说者,释其义也。"

2. 读作"yuè":通假"悦"与人名

在两种情况下需读"yuè":

通假为"悦":如《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郑玄注:"变,悦也。"此处"变"与"说(悦)"同义,表示喜悦。

特指人名"傅说":商朝贤臣傅说之名,自古注音皆为"yuè"。《尚书·说命》孔颖达疏明确标注:"说音悦。"

音韵学佐证:上古音中"说"属余母月部,"悦"属匣母月部,二者韵部相同,可通假。

**3. 读作"tuō":通假"脱"

当"说"通"脱"时,表"解脱""脱离"义,需读"tuō"。

- 《尚书·顾命》:"王释冕,反丧服。"quot;释"与"说(脱)"互通,指脱下礼服。

文献旁证:《诗经·卫风·氓》"犹可说也"中的"说",陆德明《经典释文》注为"吐活反",即"tuō"音。

三、读音差异背后的文化逻辑

1. 政治语境中的"说(shuō)"

《尚书》作为政典,其"说"字常与治国言论相关,如《说命》篇通过傅说的谏言,体现"君臣对话"的治理模式,此时读"shuō",强调语言的政治功能——《说文》所谓"直言曰言,论难曰说"。

2. 情感表达中的"说(yuè)"

读"yuè"时,多与德治教化关联,如《尧典》中"黎民于变时雍",实为"黎民于悦时和",反映儒家"民悦则天下安"的思想,这种通假现象,实则是先秦"声训"传统的体现——通过语音相近的字传递深层意义。

3. 礼仪行为中的"说(tuō)"

读"tuō"的用例虽少,却揭示了上古礼制细节,如《顾命》记载周康王即位仪式中"释冕"的环节,通过"说/脱"的动作完成身份转换,体现"礼以别异"的功能。

四、历代学者的争议与共识

**1. 汉唐注疏的奠基

- 郑玄主张以"悦"解"说",侧重道德教化;

- 孔颖达则严格区分音义,在《五经正义》中逐字标注。

**2. 清代考据学的突破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系统梳理"说"字源流;

- 王念孙《读书杂志》通过大量例证,证明"说-脱-悦"三者的音义流转。

**3. 现代研究的进展

当代学者如裘锡圭指出,甲骨文中已有"说"字初文,其本义可能与"手持工具解脱束缚"有关,为多音分化提供了字形依据。

五、如何正确把握《尚书》"说"字读音?

**1. 四步判别法

1、查篇章主题:政治论述多读"shuō",情感表达多读"yuè";

2、观上下文义:如有"解脱"动作则读"tuō";

3、核经典注疏:参考《经典释文》《十三经注疏》等权威注释;

4、辨通假规律:注意与"悦""脱"的互通关系。

**2. 工具书推荐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汉字古今音表》(修订版)

- 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尚书》附校勘记

六、一字三音的文化密码

《尚书》中"说"字的读音差异,实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的投射——从政治言说到心理情感,从礼仪实践到文字演变,每一重读音都如同一个文化切片,在古籍阅读中,唯有准确把握这些"音义密码",才能真正"解《书》说理",抵达上古文明的精神内核,正如清代学者戴震所言:"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及音,由音及义,正是理解经典的根本路径。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296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