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远征的正确读音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im 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阅读:54 评论:0

"罢远征"怎么读?——解析一个古典词汇的读音、含义与文化背景

罢远征的正确读音及其文化内涵

文章正文

在汉语中,许多词汇的读音和含义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有些甚至在现代语境中变得陌生。"罢远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既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又可能出现在现代文学或历史讨论中。"罢远征"究竟该怎么读?它的含义是什么?本文将从语言学、文学和历史角度,深入解析这一词汇的正确读音、语义演变及其文化背景。

一、"罢远征"的正确读音

要准确理解"罢远征"的读音,首先需要拆解这个短语的构成:

1、"罢"的读音

拼音:bà

释义

- 主要意思是"停止"、"结束",如"罢工"(bà gōng)、"罢休"(bà xiū)。

- 在古代汉语中,"罢"还可以表示"免去官职"(如"罢官")。

注意

- 有些人可能会误读为"pí"(如"疲"),但"罢"在"罢远征"中应读作"bà"。

2、"远征"的读音

拼音:yuǎn zhēng

释义

- "远"指"遥远","征"指"征伐"或"长途行军",合起来指"远距离的军事行动"或"长途征战"。

- 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中就有"车辚辚,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描写,反映了古代远征的艰辛。

综合读音:"罢远征"的正确读音是bà yuǎn zhēng,意思是"停止远征"或"结束长途征战"。

二、"罢远征"的语义解析

"罢远征"并非现代常用词汇,而是多见于古典文献或诗歌中,它的核心含义是"停止远方的征战",通常用于描述战争结束、军队撤回或统治者放弃继续扩张的政策。

**1. 军事与政治含义

在古代中国,"远征"往往指对外战争或长途行军,如汉武帝征讨匈奴、唐太宗远征高句丽等。"罢远征"则可能出现在以下语境:

战争结束:如"朝廷下诏罢远征,将士归乡"。

政策调整:统治者因国力消耗过大,决定停止继续征战。

**2. 文学与诗歌中的运用

许多古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对战争的反思,quot;罢远征"常被用来寄托和平的愿望。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未"罢远征"的壮烈)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隐含对"罢远征"的渴望)

这些诗句反映了古代军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保家卫国的豪情,也有对和平归乡的期盼。

三、"罢远征"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罢远征"往往与重大军事决策相关,以下是几个典型例子:

**1. 汉武帝晚年的政策调整

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在位期间多次对匈奴发动远征,虽取得辉煌战果,但也导致国力耗损,晚年,他颁布《轮台诏》,宣布"罢远征",调整政策,转向休养生息。

**2. 唐玄宗与安史之乱

唐玄宗前期开疆拓土,但后期因安史之乱(755—763年)国力大损,不得不收缩边疆政策,部分军队"罢远征"以稳定国内局势。

**3. 明清时期的军事收缩

明朝后期,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朝廷曾多次讨论是否继续远征,最终部分决策者主张"罢远征",转而加强防御(如修筑长城)。

这些例子表明,"罢远征"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历史选择,反映了军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四、"罢远征"的现代启示

虽然"罢远征"是一个古代词汇,但它的思想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

**1.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

古代"罢远征"的决策往往源于对战争代价的清醒认识,国际社会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如军事冲突的成本、外交斡旋的价值等。

**2. 资源分配与国家战略

历史上,过度扩张常导致国家衰败(如罗马帝国),现代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也需要权衡"扩张"与"收缩"的利弊。

**3. 文化反思与文学表达

"罢远征"在诗歌中常象征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五、常见误读与辨析

由于"罢"字多义,部分读者可能对"罢远征"的读音和含义产生疑问,以下是几个常见问题:

1. "罢"能否读作"pí"?

- 错误。"罢"只有在通假"疲"时(极少见)才读"pí",现代汉语中基本读"bà"。

2. "远征"是否可以指非军事行动?

- 可以,现代汉语中,"远征"也可比喻"远行"或"长期任务",如"科学考察远征",但在古代,主要指军事行动。

3. "罢远征"是否等同于"撤军"?

- 类似,但"罢远征"更强调"主动停止",而"撤军"可能是被动撤退。

"罢远征"(bà yuǎn zhēng)是一个承载历史与文化的词汇,它不仅是古代军事政策的体现,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通过分析它的读音、含义及背景,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使用汉语,还能从中汲取历史智慧,思考当代社会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335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