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树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看几个孩童追逐着断了线的风筝,那风筝忽高忽低,最终挂在了电线上,孩子们却不恼,又嬉笑着跑开去寻新的乐子,这使我想起幼时,也曾这般在春风里奔跑,不知疲倦为何物,如今人到中年,反倒常生出"春日里等闲什么"的困惑来。
记得去年此时,我在城南的旧书摊前遇见张老先生,他已是耄耋之年,却每日准时出现在那里,面前摆着几本泛黄的旧书,我问他为何不在家安享晚年,他笑着指向路旁刚冒芽的梧桐:"你看那新叶,等它长老了,就该落了,我这把年纪,更该趁着还能走动,多看看这春色。"他说话时,眼睛映着阳光,竟比许多年轻人还要明亮,这让我想起《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汴京春景,那些市井百姓在春光里的热闹生活,与今日何异?人们总说等闲白了少年头,却不知春日最不该等的,就是这份闲适的心境。
我的邻居陈太太有个怪癖,每年春天必要在阳台上种满花草,她丈夫早逝,儿子在国外,独居多年,我曾不解地问她何必如此劳神,她正在给一株刚结花苞的茉莉松土,头也不抬地说:"不等它们开,怎么知道今年能开出什么样子?"这话颇有深意,后来我注意到,她阳台上的花每年都不尽相同,有时是热烈的杜鹃,有时是清雅的兰花,原来她并非固执地等待某种结果,而是在每个春天都尝试新的可能,这倒暗合了苏轼"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词意——春日本就易逝,何必非要等它符合某种期待?
上个月回老家,看见堂兄在田间忙碌,他承包了百亩地种油菜,眼下正是盛花期,金灿灿地铺到天边,我笑他这么大年纪还折腾,他抹了把汗说:"不等这茬花开完,哪来的菜籽榨油?"这话朴实,却道出了农人与春日的契约关系,他们深谙"春种一粒粟"的道理,从不等闲,因为知道稍一耽搁就会误了农时,这让我想起《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古人耕织之事,千百年来,人们对春天的态度从未改变——不是等待,而是参与。
昨日路过小学,听见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不禁莞尔,孩子们尚在背诵朱熹的诗句,却未必懂得其中深意,这"等闲"二字,原是说轻易、随便之意,但今人多误解为"空等",我想,春日里最不该做的,正是这种无谓的等待,就像城东茶馆里的退休工人们,日日聚在那里下棋喝茶,总说"等明年春天再去旅游",年复一年,终未成行。
黄昏时分,我起身离开槐树下,路过一家新开的花店,店主正在门外修剪玫瑰,她抬头笑道:"先生买束花吧,春天不等人。"我愣了一下,随即会意,是啊,春日里等闲什么?等风来?等花开?还是等某个不明确的时机?其实春风早已拂面,花朵正在绽放,而所谓的时机,不过是人自己设下的心障。
回到家中,我找出尘封已久的画具,妻子惊讶地问我要做什么,我说:"画下今年的春天。"她笑我突发奇想,我却没有解释,因为终于明白,春日里的美好,从来不是等来的,就像此刻窗外的那株樱花,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它都会按时盛开,然后凋零,我们能做的,唯有在它绽放时,认真地看上一眼。
人生中有太多事物值得等待,但春天不在其列,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若不用心把握,转眼便成追忆,春日里等闲什么?不如起身,走进那一片新绿中去。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42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2023-05-27im
2025-04-18im
2023-06-04im
2025-04-21im
2023-06-19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