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一些生僻字,让现代读者望而生畏,古攲单枕梦中攲"这句诗,许多人第一眼看到"攲"字时,可能会感到陌生,甚至不知如何发音,正是这些看似晦涩的字眼,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将从读音、字义、出处及意境等多个角度,深入解析"古攲单枕梦中攲"这句诗,并探讨它在古典文学中的独特魅力。
"攲"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其正确读音为 qī(音同"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攲"字被标注为第一声,属于不常用字,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偶有出现。
"攲"字的本义是指 倾斜、倚靠,常用于形容物体斜倚的状态。
在古代诗词中,"攲"字常用来描绘一种慵懒、闲适或略带忧愁的情态,如"攲枕听寒更"、"攲枕不成眠"等,带有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古攲单枕梦中攲"出自宋代诗人 黄庭坚 的《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原诗如下: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鲙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古攲单枕梦中攲,愁绝水沉烟一缕。"
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文人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宦海浮沉的感慨,以及人生行乐的豁达态度。
"古攲单枕梦中攲"描绘的是一种 孤独、寂寥的夜晚:
整句诗营造出一种 幽静、孤寂、略带忧愁的氛围,与后句"愁绝水沉烟一缕"相呼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攲"字虽不常见,但在古诗词中仍有不少精彩用例,以下列举几例: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攲枕钗横鬓乱。"
这里的"攲枕"描绘女子斜倚枕上、鬓发凌乱的情态,带有慵懒而略带愁思的意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虽未直接使用"攲"字,但"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意境与"攲枕"相似,均表现孤独、寂寥的夜晚。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同样,"照无眠"与"攲枕"的意象相通,均表现夜深人静时的愁思。
在古代诗词中,"攲枕"往往与 独处、失眠、思念 相关,如:
"攲"字的使用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喜欢用 含蓄、典雅的字眼 表达情感,而非直白的叙述。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 "言有尽而意无穷","攲"字的使用正是这一美学原则的体现,它不直接说"睡不着",而是用"攲枕"来暗示,让读者自行体会其中的情感。
遇到生僻字时,可查阅 《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 或在线工具(如汉典网),了解其读音和含义。
生僻字往往在特定语境中有独特表现力,如"攲"字多用于描绘夜晚的孤寂,结合全诗意境更容易理解。
积累一定的诗词阅读量后,生僻字会逐渐变得熟悉。
对于感兴趣的生僻字,可以尝试书写或用于创作(如写诗、填词),加深记忆。
"古攲单枕梦中攲"这样的诗句,虽然因"攲"字显得晦涩,但正是这些字眼,承载了 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和 汉语的丰富性,学习这些字,不仅是为了读懂古诗,更是为了 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很少用到"攲"这样的字,但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汉语是一座 博大精深的宝库,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视,下次再遇到生僻字时,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或许能发现一片新的文学天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67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28im
2025-05-07im
2025-05-04im
2025-05-06im
2025-05-04im
2024-02-29im
2025-05-07im
2025-05-07im
2025-05-04im
2025-05-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