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芼”,许多人可能会发现,在普通的字典或电子词典中输入“芼”字时,竟然查不到它的解释,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芼”字在字典里查不到?是字典遗漏了它,还是这个字本身有什么特殊之处?本文将从字形、字义、历史演变以及现代字典编纂的角度,探讨“芼”字的奥秘。

“芼”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其结构由“艹”(草字头)和“毛”组成,属于形声字,根据《说文解字》,“芼”的本义是指“草初生的样子”,即嫩草或初生的植物,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草木茂盛或新生植物的状态。
《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句:“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里的“芼”指的是采摘荇菜的动作,引申为“择取”或“挑选”,由此可见,“芼”在古代汉语中并非罕见字,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使用频率。
既然“芼”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为什么在现代字典中却难以查到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现代汉语字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主要收录常用字和次常用字,而“芼”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极低,甚至已经基本被淘汰,许多现代字典可能并未收录该字。
许多电子词典(如手机输入法自带的字典)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检索效率,往往只收录常用字,导致一些生僻字无法查询,部分电子词典的数据库可能未完全涵盖古代汉字。
有些用户可能因为不熟悉“芼”的正确写法,输入错误(如误写为“毛艹”或“艹毛”),导致查询失败,部分输入法对生僻字的支持不足,也会影响查找。
不同版本的字典收字范围不同。《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大型辞书会收录“芼”字,而普通的学生字典或小型词典则可能忽略它。
如果我们在普通字典中查不到“芼”,该如何找到它的解释呢?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方法:
《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通常收录了“芼”字,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释。
许多古籍数据库(如“国学大师”“汉典”)提供了生僻字的查询功能,只需输入“芼”,即可找到其释义和古代文献用例。
部分专业输入法(如“小狼毫”“搜狗输入法”的生僻字模式)支持生僻字输入,可以帮助用户正确打出“芼”字并进行查询。
“芼”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古代文学中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芼”字的查询困境给我们带来了几点思考:
“芼”字的查询问题看似简单,却折射出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当我们遇到查不到的字时,不妨多查阅几本字典,或借助古籍数据库,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汉字的世界浩瀚如海,而我们只是刚刚启航的探索者。
(全文约1500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690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5-10-24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