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绝句》通常遵循唐代近体诗的格律规则,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以他的名作《绝句二首·其一》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平仄安排如下(“—”表示平声,“|”表示仄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诵读时,平声(现代汉语的第一、二声)应舒缓悠长,仄声(第三、四声及古入声)则短促有力,如“两个黄鹂”中的“两”是仄声,发音短促;“黄”是平声,可稍作延长。
这首诗的韵脚是“天”(tiān)和“船”(chuán),在唐代同属“先”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现代汉语中,“天”和“船”的韵母(iān/uán)仍然相近,诵读时应注意韵脚的和谐。
绝句的节奏通常是“二二三”或“四三”分句,以《绝句·迟日江山丽》为例:
五言诗一般分为“二三”结构,如:
后三字可再细分,如“江山/丽”(2/1)或“江/山丽”(1/2),但整体仍以“二三”为主。
七言诗则多为“四三”或“二二三”结构,如:
诵读时,应在分句处稍作停顿,使诗句层次分明。
杜甫的《绝句》虽短,但情感丰富,有的写景明快,有的沉郁悲凉,朗诵时需根据诗歌内容调整语气。
如《绝句·迟日江山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春日生机,朗诵时应轻快明朗,语调上扬,尤其是“飞燕子”“睡鸳鸯”可略带俏皮,表现自然之趣。
如《绝句·江碧鸟逾白》: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景明丽,后两句转悲,朗诵时前两句可稍显欢快,后两句则需放慢语速,尤其是“何日是归年”应带惆怅,表现诗人的羁旅之思。
现代普通话与唐代发音差异较大,若想更贴近杜甫时代的读法,可参考中古音拟音。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用普通话朗诵即可,重点在于把握平仄和情感。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朗诵要点:
“两个”短促,“黄鹂”稍扬,“鸣翠柳”舒缓,表现鸟鸣的清脆。
“一行”平稳,“白鹭”清晰,“上青天”语调渐高,展现白鹭高飞的动态。
“窗含”低沉,“西岭”稍重,“千秋雪”延长,突出雪山之壮阔。
“门泊”平稳,“东吴”稍扬,“万里船”放缓,表现空间的辽远。
朗诵杜甫的《绝句》,不仅是读出文字,更要体会其中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情感美,通过平仄、停顿、语调的变化,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杜甫诗歌的意境,无论是明快的春景,还是沉郁的乡愁,正确的朗诵方式能让诗句焕发新的生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诵读和理解杜甫的《绝句》,感受千年诗圣的永恒魅力。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01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2025-10-11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