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站"最初并非指"站立",而是指一种行政或军事机构,元代设立的"驿站"(传递公文、接待官员的机构),其中的"站"即指"驿站的站点",后来,"站"逐渐演变为指"停留的地方",并最终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车站"。
至于"站立"这一含义,"站"在古代并不常见,古人多用其他词汇来表达。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站立"的词汇主要有以下几个:
"立"是最常见的表示"站立"的词汇,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广泛使用。
"立"不仅指"站立",还引申为"建立"、"确立"等含义,如"立国"、"立言"。
"伫"(zhù)指长时间站立,带有等待或凝望的意味。
"跂"(qí)指踮起脚尖站立,常用于形容翘首以盼的样子。
"竦"(sǒng)指恭敬地站立,或形容肃立的样子。
"驻"本指车马停留,后来也引申为人站立不动。
现代汉语中的"车站"概念,在古代并不完全相同,但古人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驿"指古代传递公文、更换马匹的站点,相当于现代的"驿站"。
"亭"在古代指供人休息的场所,类似于现代的"休息站"。
"堠"(hòu)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也可指里程标记,类似于现代的"路标站"。
虽然"站"在古代并不常用来表示"站立",但它在某些文献中仍有特殊含义:
元代设立"站赤"(蒙古语"jamci"的音译),指驿站的官员或驿站系统。
明清时期,"站"逐渐用于指代驿站的站点,如"驿站"、"马站"。
随着语言的发展,"站"逐渐取代了"立"、"伫"等词汇,成为表示"站立"的主要用词。"车站"、"网站"等现代概念也广泛使用"站"字,这一变化反映了汉语词汇的简化趋势。
在古代汉语中,"站"并不常用于表示"站立",古人多用"立"、"伫"、"跂"等词汇,而"车站"的概念则用"驿"、"亭"、"堠"等词表达,直到元代以后,"站"才逐渐用于指代驿站的站点,并最终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车站"和"站立"。
了解这些词汇的演变,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古文,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汉语的发展历程。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02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6im
2025-05-02im
2023-05-25im
2023-05-26im
2025-05-02im
2025-04-18im
2023-09-11im
2025-04-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